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普說準提·《田田這朵蓮》/首愚和尚

普說準提·《田田這朵蓮》

首愚法師二00四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洛杉磯準提法會開示之四
-馬元美記錄


      修準提法觀想心地上湧出八葉金蓮,放出七彩光明,自己坐於其上。我們知道每位佛菩薩都有個蓮花寶座,這蓮花寶座象徵已得解脫的圓滿報身。修行蓮花台得來不易,有古德曾說「開悟的楞嚴、成佛的法華、修證的瑜伽、印心的楞伽、富貴的華嚴」。

      過去學佛人常說不讀華嚴不知佛家的富貴,其實應該說華嚴是行願的華嚴。佛法的無邊豐富莊嚴從哪裡來?從行願來。《華嚴經》提到的那麼多的大菩薩,個個都多生累劫廣修行願的,他們的福德資糧既深且厚,所以與其說富貴的華嚴,還不如說行願的華嚴,這樣更為貼切,而華嚴所指的可正是莊嚴的蓮花世界哩!

      每一朵修行佛法所成的蓮花都具三大條件的組合,缺一不可。一、見地,理念上一定要有正知正見,觀念能掌握到生命存在的核心。二、修證,功夫要千錘百鍊,切忌紙上談兵。三、行願,行願要廣修,萬行門中不捨一法。具足這三大條件,蓮花才能盛開,華嚴境界才會現前,才能得到圓滿報身的成就。所謂圓滿報身是萬德莊嚴的,是總持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這其中,廣修行願屬戒學,比如打七之事非同小可,七期中每個參與者的身心轉化,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你規矩守好了,自然迴光回來,才能談攝心在定、念念在定。但行願擴而充之就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你每一件事上都要以合於佛法之標準去行,行一切善,斷一切惡,所以廣修行願是戒學。

      另外,修證功夫屬定學。在準提法中,如何修得功夫?依我的經驗沒有巧妙,一開始要老實持咒。老實持咒不簡單呀!你有時是想老實,卻又老實不了,那心非常按耐不住,胡思亂想,散心雜話,像個猴子,這時如果你能一念堅定老實持咒去,那已經不錯了,將可以由之一以貫之把心調伏到相當的一個程度,高興時沒有忘記持咒,情緒低落時也沒有忘記這個這麼好用的方法。一個修行人,在事業最得意時沒有忘形,失意時沒有脫線,不論情緒高低都不離佛法,那差不多了,可以入道了。

      過去南老師在台北成立「大乘學舍」,各行各業許多要員都參與講座、修法,南老師就曾開玩笑說「發財不見面,倒楣大團圓」,意指大家往往人發財了,事多而忙沒有時間聽課、修法,而等到一旦職位沒有了,沒事幹了,才要來聽經聞法,許多人學佛的情況是這樣。這二句話很有意思。

      再來,就慧學來講,得到佛法的見地,有正知正見能觀照屬慧學。以準提法為例,為什麼要這樣觀想?為什麼要那樣觀想?這有事理的個個層次、次第分明,你要用心不偏,層層關聯統合為一,才能成就你的心蓮得到圓滿報身,這些都要懂得。佛菩薩的蓮花不是光靠觀想而有,若未立基於行願,那便只是一個皮毛的現象。大家一定要瞭解這蓮花背後的含義及精神所在?若只打坐觀想蓮花,了不起與「定」或「瑞相」相應,而未與實相相應。實相是它是什麼就還給它什麼。蓮花出污泥而不染,是眾生依於清淨法身的圓滿報身。那麼如何才能成就圓滿報身呢?儀規上很清楚交代,隨時在任何狀況下要跟空相應,這是起碼的條件。能與空相應,這非得有正知正見不可,沒有正知正見,「空相」很難現前。

      六祖大師告訴我們:「正見出世間,邪見是世間。」有正知正見,這蓮花就容易開了,若對世間的榮華富貴、名聞利養很粘著,這蓮花開不出來。那有了正知正見,這蓮花又要如何才能長成呢?以準提法而言,你要「觀想身心渾入虛空,虛空就是我,我就是虛空,亦無虛空之量可得」,這是正知正見的一種表現,隨時於行住坐臥中與「空」相應。「空」對心靈是最大的洗滌,把我們的身口意洗得乾乾淨淨,而對空的體會、把握,稱之為中觀正見,又叫般若正觀。

      六祖大師說過「禪宗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因為禪定解脫就在見性之中。知見偏差,禪定解脫起不來,可不是不重視噢!永嘉禪師說「但得本,莫愁末」,見性把握到了,禪定解脫就跟著起來。若沒見性,修行等於都是在心外求法,緊跟著四大與五蘊在變化,人被境界轉。你見性了,「空中十方起大風輪,風融於火,火融於水,水融於金剛地」的反應自然來,禪定解脫由之而生。

      這朵蓮花,這一個蓮花台代表圓滿報身,它隨時與法身相應,沒有法身的滋潤,這朵蓮花生不出來,所以準提法儀軌要我們於蓮座上觀想自身「頂上放光,迎請本師毗盧遮那佛」。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法身無相,還是沒有離開般若、沒有離開空。這一步你若離開般若,那你的蓮花就很快枯萎凋零了。但若只是觀頂上放光,迎請本師毗盧遮那佛,夠不夠?還不夠的!佛有三身,是三而一、一而三,不可能劃分,所以供養時三位一齊供養,供養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圓滿報身盧舍那佛、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釋迦佛做為化身佛的代表者,等於千百億位化身佛的發言人,這還是由多生累劫行菩薩道,廣修行願而來的。

     「頂上放光,迎請本師毗盧遮那佛,剎那頃;本師現丈六金身,無量相好」,這時化身佛當然也等是滙同在一起了,這才能成就一朵蓮花。這裡無量相好,用佛法的術語來講是指三十二相、八十種好的佛身每一部位的圓滿莊嚴,那是由修無盡之至善而感得的色相。我們學佛平常說不要執著功德,不要執著功德是不要執著功德,但修行沒有功德還真不行呢!只是要我們不要執著而已,因為依往生淨土的道理來講,那可是「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的。所以說,這裡你要觀想向佛奉上種種殊勝供養。

      世間上的供養叫四事供養,那四種呢?衣服、飲食、住處、車駕,大致上離不開與衣、食、住、行相關的各種用品。一個人衣食住行的條件好,這是他自己福報夠,物質條件豐足。一般人行有餘力才能佈施,如果自己苦哈哈地省吃儉用,還能大量佈施,那很不容易。而如果財產很多又懂得佈施,這是懂得修行的人,往往是菩薩的化現。我們修供養,除了觀想,還要落實在日常生活中,觀想與現實合一,那你的福德資糧的增長在佛法上就將修持的功夫與行願合一了,這會使二者互相促進出它們的效應來反映在你的身心上的。

      所以說,你修持準提儀軌跟生活要產生聯繫,這樣修行就很親切,一點都不虛妄。這所有的觀想都是真實誠意的,而這一切又有正確的見地為指標,有理入,也有行入。理入是導引,行入要緊跟在後,亦步亦趨,這樣的觀想才能入到佛的不可思議境界中,不再捉風補影。





-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我們的妄念來來往往,生生滅滅。但是,你知道哇!那個「能」知道它生滅,「能」知道它煩惱的,他本身並不煩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