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南老師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批評

人心惟危 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丨南公手跡(金砂剪影).jpg
2016-9-12 18:56


南老師說:對王陽明〈四句教〉的批評

南公懷瑾先生丨講述
   
    明儒王陽明,遠紹陸象山心法,世稱其已近於禪,其著名之四句教,為畢生學術思想中心,至有以之於禪宗心法並提者,實則大誤。

    四句教云:「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為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若心之體,本無善惡,則此體為一廢物,意動而忽生善惡,此善惡之來,純出無根,而其於心體兩不相關,何須為善去惡;為善去惡又與心之體有何關係?縱不為善去惡,心之體亦自無善無惡也,此其誤一。

    心既有體,在善惡之意未動以前,非絕無善惡,為潛伏於體中耳;此心可稱之曰性善,亦可稱之曰性惡;因善惡兩俱潛伏。如心之體,在意未動前,是淨明無過;則應准《大學》之義稱之曰「至善」;否則當用《荀子》之意,稱之曰「本惡」;何得言無善無惡。無與有乃相對意義,各代表絕對之詞;天下之無,何能生有,既認有心之體,而云無善無惡;於辯正名詞上,不免過失;不若以「無」易「非」之為有當矣,此其誤二。

    四句教中,為學得力處,只是一個「知」字;「良知」得辨其善惡,是以用為善去惡工夫,返此動意之初;如返之於無,則終成一個廢物,明此心性何用?最不解者,此「知」之一字,又從何處生起?「良知」若從心體自生,心體絕非無物,「良知」若從外來,於心體絕無交涉;況此一知者,為是意動,為非意動?若為意動,落在善惡中矣;若非意動,「知」之一字,即為心之體,何云無善無惡為心之體,此其誤三。

    陽明以一代儒宗,其四句教綱領,大誤如此,世不之察,推為心性理學之極則,殊為識者所惜!

        ——恭錄:南公懷瑾先生 著述《禪海蠡測》之<禪宗與理學>(世界語1994年十月一版)P189-190

    禪宗的心法是遠超過思量分別心的。所以,理學家的理論,如果列入哲學思想的範圍,是有可取之處的;如果認為理學近於道,那卻是大有問題的。

    明朝的大儒王陽明承襲了陸象山的心法,許多人認為,王陽明的學術已經很近於禪宗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學術思想中心,就是他的四句教: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為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如果認為王陽明的這四句話,可以與禪宗的心法相提並論,實在是大錯而特錯。因為心的體,如果本來是無善無惡的,那麼這個心體就是一個廢物。如果意動了就生出善惡,這個善惡的根又在哪裡?與心體如果互相沒有關係,又何必「為善去惡」呢?為善去惡與心體又有什麼關係?就是不去為善去惡,也不會影響到心之體,因為心之體本來是無善無惡的啊!這是第一個錯誤的地方。

    心是「體」,在善惡的意沒有動以前,並不是絕對的沒有善惡,只不過善惡是潛伏在體中而已,這個心可以稱為「性善」,也可以稱為「性惡」,因為善惡兩性都是潛伏的狀態。

    如果說心的體在意沒有動以前,是淨明無過的,那麼就應該像《大學》中所講的「至善」,或者就應該是荀子所稱的「本惡」,怎麼能說無善無惡呢?

    「無」和「有」的意思是相反的,都有絕對的含義,天下的「無」怎麼能生出「有」來呢?既然說有心之體,又說無善無惡,在辯證的名詞上來說,也是不合理的。倒不如將「無」字改為「非」字,還比較恰當。這是王學第二個錯誤的地方。

    在王陽明的四句教中,認為修學最重要的是一個「知」字,因為有良知才能辨別善惡,所以要用為善去惡的工夫,作為返回意動以前的一個方法。但是依照王陽明的說法,意動以前是無善無惡的,請問,用工返回到「無」,又有什麼用處?不是返回成一個廢物嗎?又要明白心性幹什麼?

    最使人不能了解的,就是這個「知」字,究竟是從哪裡產生的?如果說「良知」是從心體生出來的,那麼心體就不是無物;如果說「良知」是從外面來的,那麼它與心體就沒有關係。

    況且,這一個「知」,是意動嗎?不是意動嗎?如果是意動的話,那麼就落進善惡的範圍中了;如果不是意動,那麼「知」豈不就是心之體了嗎?既然「知就是心之體」,怎麼能說「無善無惡為心之體」呢?這是第三個錯誤。

    王陽明是一代儒宗,他的四句教綱領,有這樣嚴重的錯誤,大家都不瞭解,居然還把王學當成心性理學的最高成就,實在令有識之人惋惜。

        ——恭錄:南公懷瑾先生 著述;劉雨虹先生 語譯《禪海蠡測-語譯》之<禪宗與理學>(東方2014八月一版)P301-303

    提到中國文化儒釋道三家,我今天清楚明了地提出一位與我們本題有關的明朝大儒王陽明,他的本名叫王守仁,陽明是他的號。這位很有學問的大儒是浙江余姚人,他的思想就是有名的「陽明學說」,影響非常深遠。他在明朝的歷史上功業很大,也很了不起。他的學說影響到後來日本的文化革命——明治維新,建立了這一百多年來的新日本,明治維新一開始採用的完全是陽明哲學,這在日本史及國際史上都很有名。

    明治維新採用了陽明哲學的什麼觀點呢?「知行合一」,即知即行,即行即知。人的知識跟行為常常配合不起來,……知是知道,行卻做不到,即知即行是很難的。

    講到知行的問題,在一百年前推動革命的孫中山,也有他的哲學理論,你們沒有看過,叫「孫文學說」,裡面提出「知難行易」與「知易行難」兩個方面。譬如現在科學昌明,到今天我們都曉得電燈一按開關就行了,很容易,這是行易,但是電的來歷、電的原理你不知道,「知難行易」,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他提出「知易行難」,理論很容易知道,像大家坐在這裡討論人性問題,人性怎麼來的?人怎麼會投胎變成人?人死後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天堂或地獄?有沒有西方極樂世界?未來有沒有一個生命?每個人心裡都有感覺,但是「行難」,永遠不知道。這是「知難行易,知易行難」。

    回轉來講陽明哲學,他在人生的教育作用上,提倡即知即行、知行合一,大大影響了中國明朝後期和後來日本的明治維新。我為什麼提到他呢?因為諸位問的問題,就是他所說的教育問題。王陽明的著作頗豐,最有名的一本書是《傳習錄》,講作人做事的學問,過去六七十年前在中國很流行,蔣介石先生在黃埔軍校也是講陽明學說,黃埔的同學每人身上都有一本《傳習錄》。我經常笑說,你們每人都有一本,但是大概沒有人好好翻過。

    王陽明當時講學也同現在人一樣,提出了人性的問題。他最有名的是四句教,很重要。第一句,「無善無惡心之體」,他認為人性這個「心之體」本來是無善無惡的,根據中國儒家的文化,這和「人之初,性本善」的思想不一樣。

    第二句,「有善有惡意之動」,意是思想的作用,我們的思想、情緒有善的也有惡的,比如我們要吃一個東西,該吃不該吃,吃了以後有沒有好處?或者知道是有毒的就不吃了,就是善惡的問題了。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我們人生下來天生有個知性的作用,這個知性是本性第二重、第三重的作用。「良知良能」這個名詞是什麼人提出的呢?是孟子提出來的。孟子提出兩個東西,一個叫良知,一個叫良能,同本性沒有關係,他說譬如我們看到一個人掉進河裏,這個時候不管壞人也好,惡人也好,任何人都很著急,都想去救他,這是良知良能的作用。我現在岔過來,引用《孟子》來解釋王陽明的話,知善知惡這一知是「良知」,就是我們現在普通人講的天地良心,自然都知道要助人、要救人,不用考慮的。

    第四句,「為善去惡是格物」,我們在行為上一定要向好的方面去做人做事,「為善」的為是行為的為。「去惡」,壞的事情絕對不幹。「格物」是引用孔子的學生曾子作的《大學》裡的詞。這個問題就大了,《大學》裡講「致知在格物」,人能夠不受物質世界的影響,自心不跟外物轉,甚至轉變了外物的功能,這個叫格物。……我們(小的時候)受的教育,這些書都要會背的。那個時候把自然科學翻譯叫「格致之學」,就是根據《大學》這個格物來的。格致之學就是自然科學,換句話說我們要利用科學,不要被科學麻醉了;我們要利用物質文明,不要被物質文明所蒙蔽。王陽明四句教中提到格物,在這個名辭上先做一個解說。

    我們回過來看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你們這個題目要講人性,人性本來無善無惡嗎?這個影響很大,尤其當年幹革命的時候,黃埔軍校或者各個大學,統統在講這個問題,我就講講自己本身的故事,也等於宣傳自己。當年國家政府的領導人蔣介石先生,也是黃埔軍校校長,他對王學的研究很深。我正好擔任政治教官,講政治課就碰到這個問題了。那個時候我年紀很輕,二十幾歲,膽子很大,一上臺我就說王陽明這四句教錯了。

    先解釋這個,「無善無惡心之體」,譬如這一張白紙,上頭沒有紅色,也沒有黑色,本體嘛!就是這一張紙。第二句話「有善有惡意之動」,人的這個思想意識哪裡來的?當然是由本體、本性的功能發起來的,就是「意之動」,一起來以後「有善有惡」,就分善惡了。這個本體功能無善無惡,一起來就分善惡;本體起用就是意志,而意志有善有惡,可見本體功能上本來具有善惡的種子。你王陽明講「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我說已經不對了。第三句話更不對了,「知善知惡是良知」,人性裡頭能夠知道哪個應該做、哪個不可以做的,叫做「知」。我們人都有理性的,譬如我生氣要罵人,一邊想罵,一邊又想算了,不要罵了,不忍住的話會出事情的,就憋住,那一知,很難哦!「知善知惡是良知」,請問這一知和那個本體有沒有關係?當然有。這個知性是由本體功能來的,本來有個知,有個感覺,有個知覺嘛!知性就是知覺,這個知覺和「意」有什麼關係呢?是不是從本體來的?也從本體來,好!在哲學上,王陽明的說法犯了三元論,本體不止一個了。有一個無善無惡的本體,然後有一個有善有惡的意志,兩個了,再有一個知善知惡的良知,三個了,在哲學上叫三元論,不是一元論的本體了,那就成了問題。第四句話不批評了,「為善去惡是格物」,這一句是對的,不管西方的文化、中國傳統的文化、所有的宗教和哲學,都是要人為善去惡,這個沒有錯。關於這四句教,我就這樣公開講了幾十年。

    明朝中期,歷史上寫王陽明歸越國。我們江蘇這裡是吳國,隔一條馬路過去,那一邊就是浙江越國了。王陽明回到浙江,全國很多學者都跟著過來。他晚年討論四句教,有個學生批評老師,另一個學生贊成,兩個人分成兩派辯論。王陽明聽到了就說,你們兩個都對,我講的也對,我這四句偈對很有智慧的人,一悟便知;若要教育智慧程度比較低的人,就必須走為善去惡這一條路線。這個辯論我們暫時不講。

    王陽明的四句教是根據什麼來的呢?我再給大家介紹。剛才講到中國古代這四五家的理論,幾千年來我們一直在討論人性是善是惡,現在在座諸位又提出這個問題。所以我常常講,東西方文化都說人為萬物之靈,我說那是人類自己吹牛的,人類一點都不靈,這些人性的問題、生命意義的問題,不管東西方所有宗教、哲學,到現在還沒有解答出來,拿不出一個結論。人怎麼會生來的?一男一女在一起,精蟲卵臟相結合,一下就變出人來,而且變出來的人個個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性到現在也沒有結論啊!人類現在可以上天了,可是最基本的生命與人生的道理還沒有得到結論,還沒有腳踏實地呢!

    ……

    講的王陽明這個問題,用唐宋來做一個界限,其實唐宋以前一直都在追求這個問題的答案。剛才我們提到春秋戰國時,中國文化的中心是儒墨道三家,到唐宋以後演變成儒佛道三家,這三家的文化都在追尋這個東西。……

    什麼是這三家文化主要的中心?佛家提出以「明心見性」為宗旨。學佛的人為什麼要剃光頭出家?不是去玩的,是要潛心追究這個生命以及人的本性的問題。這個學問走的路線,就是怎麼樣明心見性。什麼叫明心呢?就是找出我們人的感覺、知覺、情緒、思想是怎麼來的。現在西方文化從生理、醫學來看,認為是腦的問題,可是這個科學理論也快要走到盡頭,走不下去了。現在研究腦的科學,正嘗試與認知科學、生命科學接軌,但還沒有接上,所以這個問題很大。回到我們的本題,佛家提出了明心見性。道家提的是什麼呢?修心煉性。儒家提的呢?存心養性。這都是心跟性的問題。

    ……

    中國文化講明心見性,心跟性怎麼去知道呢?剛才提到王陽明四句教裡的這個知,「知善知惡是良知」,人性有這麼一個知覺,而這個知覺又從哪裡來?現在西方的科學、醫學說是腦的問題,不過最近新的資料出來了,並不是腦。那麼這個知性究竟是什麼東西?人有沒有靈魂?有沒有前生後世?回到王陽明這四句教,這個在中國哲學是屬於明心見性的問題。所以你不要看到廟子就拜拜燒香,那是宗教形式,在宗教背後,釋迦牟尼佛、孔子、老子的學問,追尋的都是人性的問題。

    心怎麼去明,性怎麼去見?中國禪宗文化裡有個非常有名的故事,「釋迦拈花,迦葉微笑」,你們大概都聽過。唐朝的時候,禪宗剛開始興盛發展,不談廟子裡和尚念經吃素這些形式,我們談它的中心內容。禪宗的文化在中國叫「教外別傳」,在佛教的宗教形式、學理以外,另辟了一條路子,直接明心見性,叫「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換句話說,是印度文化跟中國文化的接軌,產生了新的東方文明,有這麼一個偉大的目標。

    ……

    禪宗都講傳承,傳到了第五代弘忍禪師,在湖北黃梅。後來禪宗又分南北兩派。北宗講漸悟,慢慢做功夫、做學問,一步一步達到明心見性,見到人性的本來。南宗講頓悟,立刻明心見性、立地成佛,不分男女老幼,每個人都可以是聖人、都可以得道,眾生平等的。

    當時廣東出了一個人,就是有名的禪宗六祖惠能禪師。

    ……

    五祖年紀大了,想把這個心要傳下去,於是吩咐弟子們每人寫個偈子報告。……五祖有位大弟子神秀,學問很好,修持、工夫也很高,他就寫了一個偈子,題在回廊牆壁上:

        身是菩提樹  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  勿使惹塵埃

    我為什麼引用這個呢?你們諸位問到怎麼掌握人生的方向、情緒、思想,尤其做老闆的,動不動發脾氣罵部下,動不動認為自己資本家高高在上,拿薪水的人都比我矮一截,這個心理要趕快改掉,看看神秀師父這個偈子。「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這是智慧,此心要平靜,沒有雜念妄想,沒有情緒。但是人的思想、情緒、感覺隨時會發生,鬱悶、痛苦、煩惱、自卑、傲慢各種情緒,多得不得了,所以要隨時拿掉自己心裡的情緒、思想、感覺,這是最高也是最基本的修養,無論做一個普通人,或者做一個領導人,都需要這個修養。

    「時時勤拂拭」,心境像玻璃鏡子,鏡子上的渣子要時時擦乾淨,「勿使惹塵埃」,永遠保持清明,像每天早晨剛睡醒一樣;每天早晨將醒未醒,那個有知性沒有情緒的刹那,保持那個心境,就是最高的修養,像鏡子一樣乾淨,不可以使情緒、心理感覺落到上面。你們諸位問修養問題,這個偈子是很好的答案。

    這位大師兄寫了這個偈子以後,全廟的和尚們講這個偈子真好,大家都在背誦,傳到正在做勞動舂米的六祖那裡,……六祖說我也有一偈,可是我不識字。旁邊有位江州別駕,就替他在牆上題下這首偈子:

        菩提本無樹  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  何處惹塵埃

    人與萬物的自性,本來是清淨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什麼東西都沒有,很空靈自在的,「何處惹塵埃」!……

    我們提到六祖的偈子,回到剛才王陽明的「無善無惡心之體」,就是根據六祖這首偈子來的。六祖的故事很有趣,後來他被稱為禪門南宗六祖。現在到廣東南華寺,他當時的肉身還保存到現在。

    講到這個心性的本體,提到王陽明,再講到中國文化禪宗所標榜的明心見性。剛才提過儒家的存心養性,道家的修心煉性,都是人性的問題,可見人性問題是中國文化很重要的一個中心問題,可是現在中國文化卻把這個東西丟掉了,這樣能和現在科學接軌嗎?中國要恢復這個文化,才可以跟西方新的科學文化接軌。西方新興的認知科學與生命科學,就是在研究生命自性,究竟有沒有前生後世?生命以什麼為本?又從何而來?研究自性的問題,就否定了一切宗教,也否定了一切科學,自己有個本體,這就是我們要討論的心性問題。至於心性產生行為的善惡,這就講不完了,中國幾千年到現在,就是講人要怎麼把自己善惡的思想、感覺,煩惱的行為,心理的狀態,統統研究清楚。這也是中國文化教育最高的目的,很可惜現在被忽視了。

        ——恭錄: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二十一世紀初的前言後語》之<談人性的真相>(東方 2013年六月一版)P284-297

    有關這個知性,儒家王陽明的哲學講「知行合一」。當年蔣介石先生,幾十年前黃埔同學都受他的教育影響,都在研究王陽明的「知行合一」。日本人也在研究。明朝的王陽明由禪宗跳出來創立宗派,他是浙江人,影響東方文化思想幾近五六百年,日本明治維新也受他的影響。蔣老頭子當年的威風同毛澤東一樣,他是校長耶,那個威權多大啊!但是,我在軍校講課時,拼命批評王陽明,一概不管。王陽明學過禪宗,也學過道,他也真悟了一些的!我說他只見到第六識,沒有見到第七識。他的四句偈很有名。

        無善無惡心之體  有善有惡意之動
        知善知惡是良知  為善去惡是格物

    大學之道,「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他用《大學》的「知」講本體論,及思維意識起的作用。誰敢批評王學啊!誰敢反對蔣校長、蔣委員長啊!我也沒有反對啊,講學問嘛,上課就直講。那個時候我才二十幾歲哦。我說王陽明也沒有見道,只見了一點影子。認識了第六識,不懂第七識,第八識更不知道。我說第一句話是偷《六祖壇經》的「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心性本體是無善無惡的,善惡是第六意識分別,是人為出來的,此其一。第二句是引用六祖在大庾嶺接引惠明法師說的:「不思善,不思惡,恁麼時是你的本來面目?」

    這個還不說,我先問它的根源。你們的學識文化,大概還不知道,我說請問「無善無惡心之體」,我們人性本來無善無惡。無善無惡是本來都沒有嘛,對不對?一切都沒有了嘛,為什麼說是「有善有惡意之動」?請問這一動的意是不是體上來的,有體才有用嘛;意動如果是由體上來的,意動就有善惡,可見體的本身有善惡啊。這以邏輯來講四個字:「自語相違」。自己的語言,講出來的自相矛盾了,違背了。等於說「不好不壞」。不好就是壞嘛,不壞就是好嘛,這等於沒有講嘛。所以怎麼可以講不好不壞呢?在邏輯來講,這一句話不合理的,不合邏輯的。我常常罵同學們有時講話不合邏輯,我問你這兩天好不好?老師啊,這裡氣候……我說你先答覆我,我問你這兩天好不好,你說好不好就是了,囉嗦什麼!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一動是體來起用嘛。可見他是「自語相違」了。體上是無善無惡的,意動了就有善惡,那個意是不是體起用呢?等於海上波浪就是水,水一動就起波浪了,波浪是水變的嘛!就是這個道理。

    第三句「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個是知性了。請問這一知是不是體上的用?體上起用,體既然知道有善惡,可見體是有善有惡了,有這個功能了。不然的話在哲學上就犯了三元論了,有一個本體是無善無惡的,有一個意是本體動出來的,有一個知在知道上,不是三個了嗎?在哲學上犯了三元論的錯誤了。第四句話我不批評,那是行為哲學,一切宗教,一切教育,都是為善去惡,這句話沒有問題。前面三句話講本體論都有問題,所以千萬不要搞錯了。他是講做人做事,道德行為都好;嚴格來說在哲學上講是錯誤的,因為本體認不清楚。

        ——恭錄: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禪與生命的認知-初講》之<王陽明的知>(東方 2009年二月一版)P281-284

    日本的明治維新,是靠中國什麼學問呢?王陽明的學問。王陽明是明朝儒家裡頭的禪宗,是最了不起的,中國文化叫「王學」。日本當時也推翻了舊的文化,接受新的文化,他們之所以有今天,用的是「王學」起家的。

    現在講到王陽明,中間岔過來是要大家注意。王陽明年輕時也學佛;究竟是參禪,還是修天台宗什麼的,不知道,總歸他學佛,也學道家的。他靜坐得比我們一般出家的好多了,坐得有了眼通;他的朋友要來看他,半個月以前他就知道了。時候一到,他就去幾里外等這個朋友。

    「哎,你在這裡幹什麼?」
  「我來接你啊。」
    「你怎麼知道我會來?」
    「我早就知道你今天會來。」

    他常玩這個本事,道家、禪都玩得很好。最後忽然不玩了,他說,玩這些本事,只是自己「玩弄精神」而已。他是走禪宗明心見性的路線開始,最後他用儒家的話,講心性之學。

    這個事情你們要特別注意,直到現在王學還影響中國,影響東方也非常大。所以到了明朝末年,很多和尚是跟著王陽明學禪的,就是所謂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王陽明學問的重點是「即知即行,知行合一」,意思是說,我們能知之性,有個思想,有個知道,見聞覺知就是心。知道那個對的就該去做,不需要有分別去考慮,即知即行。日本人採用了他知行合一這個原則,融合了西方、東方文化,才有了明治維新,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

    因為時間關係,我只做簡單的介紹,王學還有個道理的,你們這幾位大師們,要特別注意啊!你聽了這個王學,將來接引知識分子、學者,你們就有本事啦!不然你講到禪宗,一提王學,什麼都不知道,那不行的啊!尤其你們年輕學白話教育出來的,這些都不知道,那是不可以的。

    你們學禪,要參考王陽明的四句教,「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第三句話:「知善知惡是良知」,這個良知良能,是《孟子》裡頭提出來的。譬如我們的知性,大家今天坐在這裡盤腿,自己知道在盤腿,現在聽到了記錄,是自己的知性。第四句話:「為善去惡是格物」,作人是為善去惡,是戒律。這四句教是王陽明學說的主旨,你看他學過禪沒有?當然學過禪!對禪很清楚啊。

    我現在又岔過來,跳了三四岔了。可是後來我在教這個課的時候,反對王陽明,批評他了:我說他沒有大徹大悟,沒有見道。他參禪破了第六意識,分別心不起了,第七識影子都沒摸到,第八識更談不上。換句話說,參禪他破了初關了,什麼是重關也不懂,更談不上破末後牢關。

    我當年公開批評他時,那是很嚴重很危險的,等於在共產黨裡頭反對毛澤東!因為當時蔣介石委員長,他提倡的是王學,他是校長,我是教官,我上課公開講王陽明不對,講他沒有徹底悟道,但我講出了理由:

    「無善無惡心之體」是根據六祖慧能來的,你們都知道那句話吧?慧能大師不是拿著衣缽,回到廣東嶺南嗎?我請問你們知不知道?你知道就點頭,免得我費事嘛!不知道我就補充一下,不要客氣,我們是討論,隨便談話,都知道就不要解釋是吧?當時六祖接引那個什麼人?(答:惠明禪師)對了!這樣講話就痛快了,不要那麼嚴肅。

    惠明看到六祖,六祖說,「你為了衣缽,你拿啊!」他拿不動,這一下他就傻了。「師父啊,我不是為衣缽而來,是為法而來。」哦!既然為法而來,他就說法接引他。你們都看過《六祖壇經》嗎?(答:看過)下面怎麼記載的?這考問你們了。古道師已經告訴過你們,我講課隨時出問答題的啊!不是光講光聽的。

    他說:「上座啊!」客氣話,就是說法師啊!等於你們跟我對話,尤其學禪宗,讀語錄,完全變成對話就對了,像演電影一樣,當場表演的,不是講空話。你們一個人站出來,我就冒充六祖,你們冒充惠明。六祖說:「不思善,不思惡」,現在你什麼都不要想,好的不想,壞的不想,一切都不想。六祖教他這樣做,當然惠明照這樣做了一下,他真的辦到了。「正與麼時」,就是這個時候,用福建廣東話就是「咁樣」的時候,正是什麼都不想,一切都放下了,這個時候,「哪個是明上座本來面目?」哪一個是你的本來面目?因此惠明禪師開悟了。這個「哪個」就是疑情,是問號;可是一般後世學禪的看了《壇經》,都看成是肯定的句子。以為六祖說,你不思善,不思惡,正這個時候,「那個」就是你本來面目。那是錯了!以為修到最後沒有分別心,沒有妄想,不思善不思惡,達到這樣就悟道了,完全錯了。六祖原文沒有這樣講,是不是?你們都看過嘛!

    王陽明第一句話,「無善無惡心之體」,我說他錯了,他沒有徹底的開悟,只見到一點清淨,你們打坐的時候都碰到過的;就是坐得好的時候,沒有妄想,也沒有想什麼,可是都明白,清清楚楚的,好像這個是對了,不過你們不敢承認而已,對不對?好像那個稀飯煮得很稀,一端來「噓噓」一吹,米漿吹開了,看到裡頭有幾顆米,這比方叫做「吹湯見米」,你聽懂嗎?好像把分別心打開了,咦咦!咦咦!很清淨,就是這個。

    這是第六意識分別妄想不起了,可是那個清淨也只是心的一面啊!大家看《六祖壇經》學禪的,同王陽明一樣,認清淨心就是本體心,都走了這個錯路,所以我說王陽明錯了。「無善無惡心之體」,認為心性的本體,就是無善無惡,這個是什麼佛啊?只能叫糊塗佛!我常說笑話,呼圖克圖,糊里糊塗。政府封西藏喇嘛活佛叫呼圖克圖,叫錯了就是糊里糊塗。

    你們注意!這叫做參禪,不是思想噢!你們學禪要曉得參,參就是追問,叫起疑情。再看第二句,他說「有善有惡意之動」,我們心性是無善無惡的,這個念頭一動就有善有惡,對不對啊?對,他講的也對。那我就要問了,請問:那個本體既然無善無惡,這個一動念有善有惡,這個有,這個作用,是不是從體上來的啊?(答:是啊)那可見體上有善有惡了,「用」離不開「體」的,「有善有惡意之動」,用一動就有善惡。好,你說「無善無惡心之體」,本來空的,「有善有惡意之動」,那體豈不是兩個了嗎?一個是不動的,一個動的,對不對?(答:是)

    第三句「知善知惡為良知」,這是第三個了,這個像是包子裡有三個餡了,有青菜蘿蔔,還有牛肉呢!「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這一動就是體上來的,可見體本來有善有惡,一動它就能分別啊。你另外加上這個良知,還有個知道,當我意動的時候,我們想一個事情善惡的時候,我們心裡知道不知道?(答:知道)這一知,是不是本體來的?是啊!所以說,把它分成三個了。

    「為善去惡是格物」,第四句話不管,是行為上的,都對。修行,是修正自己心理行為,每天都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為善去惡,行為上都是對的。儒家也好,佛家也好,道家也好,基督教也好,天主教也好,伊斯蘭教也好,所有的宗教都是教人不做惡,向善方面走。

    可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學說,這一套在日本,卻起了這樣大的作用,成就了日本的明治維新,影響全世界文化思想;所以日本當年王學同佛學一樣,都非常流行。

        ——恭錄: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答問青壯年參禪者》之<王學的問題>(老古文化 2007年十一月初版)P23-30


推薦閲讀:

南老師說:峨嵋發願,普賢爲證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2wnsn.html
南老師說:修行必須要知道「五徧行」的道理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2wlk5.html

南老師說:定與定境 ( 南師2008年春節開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2wkqt.html
南老師說:止觀——四種所緣修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1dkv5.html
南老師說:《大圓滿禪定休息簡說》——休息、禪定、清靜圓滿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2wjr7.html
南老師說:淨念相繼與如何往生淨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1chg9.html
南老師說:不汝還兮更是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19xdy.html
南老師說:要去體會——那個能知道妄念來去的「心」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2vrze.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老師説:真照無邊說似他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我們的妄念來來往往,生生滅滅。但是,你知道哇!那個「能」知道它生滅,「能」知道它煩惱的,他本身並不煩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