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南老師說:定與定境( 南師2008年春節開示)

南師一九四五年受(貢噶上師)密教三壇大戒之戒牒副本.jpg
2016-5-28 20:09


南老師說:定與定境 ( 南師2008年春節開示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胡松年先生  譯撰

南師2008年春節——談「定」境

(學生胡松年譯撰)

  (依末學的觀點,這段開示,是 南公對定境的解說,最為深入淺出的一次,引用的都是極為淺近而貼切的比喻。末學再三聆聽多次,獲益良多,感恩頂禮!因此,決心要將此段開示內容,譯成文字,公諸同修。-學生胡松年註)

  ……,本來也可以晚上大概交代了《楞嚴經》,很簡單,一點點的要點,楞嚴有很多的秘密,真的有秘密,沒有告訴你們,你們也看不懂,自己自行去做研究,楞伽、楞嚴,都有最高的秘密,就是生命的奧秘。

    剛才我聽到,雖然我在「定」,當然你們這些動作、聲音我都知道,不過心裏不用心以對,學員甲問到「什麼是定境?」這就是定境,雖然我在休息,實在很累,這幾天都很累,累!但是像我在休息時候,在定,自己在修養寧定境界,就是一種定境,一種定境,學員甲你不是在問「定境」?一切音聲,一切動作,你旁邊人走過,一張紙掉下來,都知道,知道,但有沒有影響?毫無影響,等於一池清淨無波的水在那裡,一顆灰塵掉下來,都清楚,它沒有起波浪,都沒有關係。而且學員甲今天自己也講到,等一下你講一下。等於清淨無波的池水,色、聲、香、味、觸、法,見聞覺知,看得見,聽得到,感覺知,統統知道,但同自己不相干,不相干,不是你平常注意到一個環境,看到人家,我不想看,你看了也白看,那種不相干,同這個不相干,不一樣,所以,很難講清楚。

    等於學員甲剛才講的,就《楞嚴經》一句話,「隨拔一根」,你做功夫,從六根門頭,隨便用哪種方法,進入定境,六根清淨了,所有雜念妄想,皆是「應時銷落」,答應的應,時間的時,當時銷落了,這個銷是金字旁的「銷」,沒有事了,等於是不起分別,但是有沒有分別呢?很難講了,佛經從來也沒有講,祖師語錄也講定不同,「應時銷落」就銷蝕了,等於天冷下雪,那個雪花飄進來,不積雪了,也不是水,當時就銷化了,做個比較的。

    譬如,這幾天,我們碰到下雪境遇,很累,很多房間感冒傷風病,我有沒有影響呢?有大受影響!因為有那麼多病人在旁邊轉來轉去,而接觸我旁邊的,都是病人,也有影響,很大的影響,不過把它開了,「應時銷落」。你們現在,看到我一樣的在跟你們講話,一樣走路,一樣可以做事。有一天,唉!劉雨虹老師在這嗎?(眾答:「在」)她在辦公室問我,她說,古代禪師講的,這個是南傳禪宗禪師,「是人看眼前一株花」,他說我啊,眼睛看眼前面的花,如夢中相似,如做夢看到花一樣,並不同一般人看到花;還有劉雨虹老師問了我,人如燈影中行,人活到,好像天黑一盞蠟燭燈,燈光影子,這個人就如同一個影子在走路、做事的。我說對了,妳問對了!這是真實的境界,這個叫做「定」。

    學員甲今天下課後,再三問,他最近很用功,「什麼叫定?」大家都搞不清楚,以為打起坐來,什麼都不知道的。我說我講了很多次、很多遍,告訴大家,不要搞錯了,譬如我們研究《達摩禪經》時提到,慧持法師一坐七百年,那個不是定唉!甚至我在虛雲老和尚年譜寫了,講真話,都否定他們,包括憨山大師,在終南山一定二十幾天,出來以後,自己也不曉得時間,乃至我們師父虛老,連綿定下來,腿還痛半天才恢復,這個不是定噢!講真話,這都是昏沉,充其量,算是「無想定」的一種,還夠不上「無想定」,為什麼呢?「無想定」有意自己造境無想,那個叫「無想定」,他們是碰上的,我不好講的,這是前輩祖師,尤其虛老也是我皈依師父啊!所以我寫虛老年譜序言,那篇文章你看過嗎?(學員乙答:「看過。」)你注意了嗎?一定沒注意!我提出七個問題,不過你現在講了,也不要說啊!沒有人看過!都是問題。

    「定」,普通講,「不散亂,不昏沉」,是覺性嘛!清清楚楚,「佛者,覺也」,完全不知道,叫「定」嗎?除非是「無想定」,其實,四禪定之後的「空無邊處定」,就有空無邊處的境界,很大喔!「識無邊處定」,就有識無邊的境界喔!無所不知喔!「無所有處定」,一切都沒有了,身心都忘掉了,可是清楚的喔!沒有妄想,等等。不散亂、昏沉,得定,佛者,覺也,這搞清楚。

    如果一打坐,什麼都不知道,還要靠引罄來敲醒,可以叫做「大昏沉」,毫無疑問的大昏沉,真有定的時候,要入多久定,完全自己作主,這叫定。比方,我經常引用,洞山禪師的,要死了再來,再來講好了,又走了,他完全作主,這是定慧,真「見道」。你們光聽一個故事,不參究內容。

    剛才學員甲你接講到,其實也簡單幾句話,我再告訴你。

    (學員甲說:「我提出的,就是下下人、下下智的大議題,現在我們講了半天,什麼定、什麼定的,我們也搞了三十年了,都在講一個「定」,像學員丙師動不動就要爬到山裡地方去入定,我問學員丙,學員丙!你要去入什麼定?你是不是要像慧持法師一樣,一定八百年之定?那不行!那是活化石,那學員丙他的問題跟我一樣,我不算是下下人,不然每個人都是下下人,那這個定,現在四禪八定,都講了這麼多,陳義過高,變成高推聖境,基本上,坐下來入定,進入什麼定?對生活有什麼幫助?對你的入世有沒有幫助?你看,我追隨老師,也瞎混了幾十年,到去年的時候,我每一秒鐘都活不下去,我請教過老師,老師說,這個不算是厭離之心,那是心理毛病啊!就是有障礙,但我每秒鐘都想自殺,活不下去,有段時間有三、四個月,時間很長喔!若依西醫來講的話,就要吃抗憂鬱症之藥,那是一種憂鬱症,到後來,也就是靠這個安那般那,進入大概也算是昏沉定吧!鬼混鬼混的,現在在我行住坐臥處裡事務上,感覺又沒那麼樣的沾染了,這是我心裡一個…」)

    不,剛剛還有一個,你說你不但不沾,還剛才還有幾句話?

    (學員甲接口說:「不太沾了,覺得煩惱的東西,好像碰到了,就掉下去,碰到了,就掉下去。這樣一個感受。最大的收穫,就是最近也沒有想死。」)

    他講的是真話,你看到他,勇氣百倍啊!哇啦哇啦,氣派很大,對!去年間,有一個階段,很煩,他不想活了,煩死了,他跟我講,厭離心生起,我說,你搞清楚,你這個不叫做厭離心,就是真想死,真就白死了,厭離心不是這樣,所以這些中間修行,差別很大,剛才學員甲報告的,你們都聽清楚了嗎?

    (眾答:「聽清楚了。」)

    他報告的很實在,所以他認為,大家把定修行「高推聖境」,犯了四個字的錯誤,他口音講得快,把定啊、佛法修持,推得太高了,此其一。而到山林入定去,是逃避現實,他講的這兩點。尤其提到禪位之法師,我早就告訴你們,不是定,可是你們看看我那篇文章,提出六、七個問題,對虛老、對憨山大師年譜。因為現在我們這位師父,不是不對喔!他的修持很了不起的,可是他年譜記錄,也是…,譬如憨山大師在終南山入定,你們都看到的,年譜上都有,都沒有注意,什麼是定?剛才學員甲講的,我說,最近你很有進步了,他的言語表達,他最近才做到,一方面有一點點像,這些妄念、思想來,過程也很多,講話、做人,過程很多變化,我說你定的多了,這個就是定。

    昨天我還形容講,大學之道、中庸之道,都沒有講什麼定。四禪八定,真正定境,我現在講明的告訴你,什麼是定?佛學講的四禪,很簡單,你把握四禪,初禪,離生喜樂,心一境性,離生喜樂,對不對?(眾答:「是!」)它明明告訴你,心,此心,雜念妄想沒有了,很平淡,專一了,不管你用什麼法門,念佛也好,念咒子也好,心裡痛苦也好,沒有痛苦也好,身體沒有講喔!心境啊!心,專一了,境,一個境界,境界就是三昧,每個三昧不同,心很清淨了,你身體譬如說,還有痛苦,腿還難過,或者牙齒痛,或者頭痛,還有喔!可是心境,你很專一這個境,心一境性,這個性,不是明心見性的性,就是昨天講到,《楞伽經》「三自性」一樣,這個性質,這個清楚了吧,這四個字?,(眾答:「清楚了。」)都清楚了!都聽清楚了?(眾答:「是!」)

    離生喜樂,自己覺得這裡很寧靜,對一切的聲音,見聞覺知,聽見的、知道的,有分離之感,同我沒有關係,注意這個離字,有分離之感,出離之感,這樣聽懂了吧!這個離字,分離、出離,不相干,這叫離,生出來喜樂,習慣性久了,內心上高興,不是哈哈大笑喔!喜,喜悅,對了,最初有這個境界,心裡有所喜悅,是的,高興了,自己也覺得對了,這樣定久了,慢慢身上,呼息氣脈,一切變化了,一切痛苦,生理上四大變化,生出舒服。雖然初步不容易到,剛才前面我跟你們講,還有頭痛、腿痛的人,哪裡不舒服,你不理它嘛!照安那般那的辦法,如果你做安那般那,先把這些障礙去掉!不做安那般那,也可以走這個路啊!我不理它,它慢慢澄清,這個就是昨天提到的,講學員乙在少林寺吃苦頭,我很讚嘆他,差不多八、九十天,這個斷腿禪師,能夠定下來,這個忍,不容易呀!我也跟你們提過,佛經上,這叫忍啊!十六忍,是真的境界啊!他堅忍過來,堅忍過來,現在學員乙坐幾個鐘頭,腿不痛了。

    (學員乙:「坐久了,還會痛!」)

    坐久了,還會來嘛!幾個鐘頭,不像以前,坐起就痛吧?你大聲一點!人家也要聽到你講嘛!(學員乙:「時間久了,同樣會痛!」)

    在時間沒有到以前呢?(學員乙:「好一些!不痛!」)對啦!不然好像我在說假話了,嘿!你自己講嘛!就是這樣,他也忍過來了,當然還沒有得樂,如果他四大轉化了,包括斷了腿的那個上面,整個人都會得樂了,這是定境,知道,不散亂,所有妄想,沒有雜亂的思想,心裡清靜了,學員甲你到了,大家都有,就是不認識。

    再講這個情況是什麼呢?你們都做過小孩吧!我們年輕的時候,大家尤其天氣暖和,你們回復到八、九歲,十一、二歲,春天那個睡覺醒來,天亮了,要去上學,醒過來,起不來暖洋洋的,好像睡回籠覺,在被子裡,那個覺身體舒服不舒服啊?(眾答:「舒服」)都有經驗吧?(眾答:「有」)那個時候,有沒有身體呢?有感覺啊!整個身體舒服,那個叫得樂!現在都告訴你了,真得定境,一定如此。那麼會發生痛苦,沒有那麼舒服,年紀大了,都是四大變化,所以佛教你修安那般那,先用風大翻轉過來。所以說,受喜受樂就這樣,大家都有經驗吧?(眾答:「有」)這個時候,年輕人睡過來,起不來,很不想起來,心裡想要起來,可是真貪圖那個回籠覺的舒服,是不是啊?(眾答:「是」)那個時候,有沒有思想啊?(眾答:「有」)那個思想,於你妨礙不妨礙?(眾答:「不妨礙」)哎!不妨礙,你就體會進來了,你能夠修持用法門,坐起來都到那時候,沒有不成就的,這樣懂了吧!不是不知道,所以叫「離生喜樂」,初禪了。

    (學員丙:「初禪有五個支,也就是五個特徵,而心一境性,初禪到四禪,同一的性質,就是心一境性。初禪還加四個“支”,就是有尋、有伺、有喜、有樂。」)

    對了!什麼叫尋伺喜樂,比方你們小時候,睡春天的覺,被窩裡起不來,我剛才問,有沒有思想啊?(答:有。)那個思想,有沒有力量?沒有關係嗎?(答:是。)那個就是尋伺,那是睡覺喔!凡夫喔!你現在修行,身體是這樣樂的境界,在找心一境性,噢!好像被妄想拉走了,已經知道了,剛才學員甲也講過,妄想不管它,銷落了,不去追尋了。尋,是追尋,伺,就是等待一個境界,也不等待了,無尋無伺,自然,這樣懂了嗎?(學員丙:「到二禪這個地方有。」)不要管二禪不二禪,我講這個實際境界,(學員丙:「明白。」)是不是?(學員丙:「是。」)那個叫定,這樣一路下去,成就很快。

    慢慢它告訴你,到了二禪,二禪怎麼講?(學員丙:「二禪有四個支,定生喜樂。」)還是心一境性,這不叫離了,第一個,有分離之感,看到思想同身體的快感,不相干,最後完全是在定的境界了,很寧靜,雜念妄想,根本不起,那外面一切事情,見聞覺知來,都知道,都知道,就等於「應時銷落」四個字,就掉下去了,像下雪一樣,雪不會積雪,會融化了,進到你這個境界,都融化了,除非,你意念動了,假如學員甲到那個境界,有人叫他:「學員甲,有個要緊的事,要處理一下。」他在那個定的境界,知到了什麼事,充其量,那個錢沒有了,我也懶得管了,根本空的,他就不出定,除非故意出來,這叫出定、入定,沒有什麼出入,可是你心一境性,到了定生喜樂,自然這些不想了,都沒有了,即使說,曉得這個時候有人,一槍,後面給我一顆子彈,或前面給我一顆子彈,或者一刀砍過來,算了吧!這個肉體,讓他砍了就砍了吧!自己那個心都沒動過,這叫定。這樣比方,聽懂了吧?我這不是比方喔,都講實際的情形,暖融融的,那麼告訴你,真到了那個定,就安那般那如果氣脈真打通了,那個樂,比我們六、七歲,十一、二歲睡懶覺在被窩的舒服,還要舒服多了!那樂,這叫喜樂得定境界,就是這樣。

    如果定起來,自己都不知道。那這個時間,會不會忘了時間、空間呢?會!譬如,你們這幾天,看到我,你們好意,也曉得,原來你們病,我也得病,你們病都影響我啊,告訴你們,我不過不像你們叫啊,你們的病都在影響我在難受啊!可是你看,我還在講話,譬如,我坐在這裡,你們講什麼,都同我沒有關係,我呢!好像坐在燈影中,這個身體有沒有,假定現在死了,就是死了,並沒有想拉回來。你們到那個境界,比這個還要大,還要舒服,這樣聽懂了嗎?都很實際,這不是理論,這樣聽懂了嗎?(眾答:「懂了!」)不懂再問啊!嗐!再聽不懂,不曉得怎麼辦?(學員丙:「學員丁舉手。」)

    (學員丁:「假如這個時候,在這安靜的境界,出現身理上,心臟感覺,脈搏跳動很快,然後生起恐懼,如何對治,因為有兩個同學,提出這個問題。」)

    這個時候,它不是定嘛!

    (學員丁:「初步的心念沒有專一,所以它就產生這個現象!」)

    對!那是用心太緊了,念頭抓得太緊,還談不到定不定,那叫做五趣雜居凡夫的安靜境界,會出現這個心理,第一、身心放鬆,第二、找藥物來幫助,第三、就瑜珈的姿態來調整。這同定,毫不相干,也叫做定,叫凡夫的安靜定,可以,這樣聽到了?

    (學員丁:「聽到了。」)

    那麼,回轉來,這個最後的定,四禪八定的這個定,會忘記了時間,會忘記了空間,剛才我跟你講,譬如,這幾天,有時候你們讓我晚上坐在這裡休息,我看你們的好意很好,我坐在這裡休息,我等於到自己那個固定打坐的地方或禪堂一樣,因為你要注意,要死的時候,不給你選擇地方吧!該死的時候,還選擇地方嗎?(眾答:「不行的。」)所以我等到我差不多了,該給你們講話了,一念來,答應了的,此心轉,我眼睛一看,我在哪裡啊?喔!還在這啊!已經忘記了這個地方,已經忘記了這一切,這個忘,不是不知道喔!這樣懂了沒有?(眾答:「懂了!」)所以講時間、空間的。

    這個叫做專修定的,那麼這樣專修下去,問題大了,如果定中坐下去,還看什麼境界、變化,那是還沒有進入這個定境,那是另外一種定境了,那還在散亂,那是腦部的氣脈沒有通。剛才朱校長給你們做的,堆在桌上,感應這個腦電波。那是腦電波沒有寧靜,雖然沒有思想,但腦電波還沒有寧靜,腦電波寧靜了,這些境界沒有了。所以剛才下午,跟你們講,《楞嚴經》的五陰解脫,每個陰裡,十種陰魔,完全是科學的,生理的變化,是這個道理,這樣聽懂了吧?今天晚上,簡單答覆在這裡。

    學員戊下午的問題解決了嗎?

    (學員戊:「老師您是指現在還是指下午?」)

    我剛才問你,是下午的問題呀,你現在又有現在的問題了!

    (學員戊:「你現在講的,是今天下午的那個問題?」)

    對!

    (學員戊:「我問的就是,《楞嚴經》二十五圓通的那些。」)

    對,你聽懂了沒有?

    (學員戊:「我覺得還是不大明白。」)

    就是安那般那分三個,一個就是用鼻子呼吸修嘛!一個用鼻識來修,一個是風大修嘛!呼吸是不是風大?

    (學員戊:「是!」)

    一個問題,不過它分開來講嘛,鼻子知道呼吸往來,是不是鼻識啊?

    (學員戊:「也是!」)

    那就三個問題,只一個問題嘛!它是分開來講這樣說,聽懂了嗎?

    (學員戊:「聽懂了!」)

    你懂了嗎?

    (學員戊:「我懂了!道理是一樣的!」)

    不一樣!表達的方法不一樣,原則是一個,這樣懂了嗎?

    (學員戊:「是!」)

    好吧!那真懂了!

    (學員戊:「是!」)

    不要等一下,說下午懂了,現在又不懂了,是不是?

    (是!)

    (學員己:「老師有問題。老師那個,在《指月錄》裡面,佛陀在河邊打坐,到了入定時候,旁邊有馬車都過去,醒了之後,別人問他,他都不知道,那個時候,他是不是入了無想定?」)

    休息定,同無想定有差別,完全放下休息。

    (學員己:「他那時知不知呢?」)

    你剛才問我,是休息定還是無想定,是一個還不是一個,釋迦牟尼佛那是休息定,休息定就是休息了,同無想定有差別,當場不知道,就比方你睡覺的時候,旁邊馬車過來,家裡都弄濕了,你知不知道?

    (學員己:「不知道。」)

    那一樣嘛!都是跟這個比方一樣,叫做休息定。

    (學員己:「那是無心地的一種?」)

    當然!無想定也是無心地啊!無心,什麼叫無心呢?

    (學員丁:「第六意識不起作用。」)

    妳要他自己來答嘛!妳替他答了,有屁用啊!他自己不懂!

    (學員己:「是!」)

    無心地有幾種無心啊?

    (學員己:「有五種無心,)

    報來看!

    (學員己:「有睡眠、悶絕、無想定、滅盡定,中間一個忘記了。」)

    (學員丁:「無想天。」)

    (學員己:「中間一個無想天,忘記了,後面一個是滅盡定。」)

    所以我說,學員丁不要嘴快。什麼叫無心呢?第六意識不起現行了,叫無心位,睡眠也是一種,悶絕也是一種。

    那麼,我講這些修行人,自己入了哪種定,好像記錄自己出來,只說自己入了定了,哪種定不說清楚,耽誤了後世,而且自己忘了,不知道自己這個是什麼定,那不是開玩笑嘛!誤人太大了。所以學員甲再三提,大家都講,入定入定,什麼叫定,搞不清楚,把昏沉當成定境,最嚴重了,昏沉是昏沉喔!

    (學員己:「是!老師,我接著學員甲大哥的問題來…」)

    昏沉是昏沉,你說「是」,什麼是昏沉?你都聽過的,你是,應該清楚了嘛!什麼是昏沉?大昏沉是睡眠,等於無心定,細昏沉,坐在那裡,好像打坐,頭腦什麼都不知道,可是你們講話什麼,我好像也聽到,「唉!你睡著了?」「我沒有睡啊!」剛才好像昏了一下,那個是細昏沉,就將睡未睡中間,有一點點好像知道,可是不清楚,換句話說,會失憶,失去記憶,不昏沉,有意入無想定,有意識,自己造成的,或者是入某種定,他清醒來,他沒有失憶,這樣的差別,懂了沒有?

    (學員己:「懂了!」)

    昏沉懂了沒有?

    (學員己:「懂了!」)

    然後你說什麼?你跟學員甲大哥怎麼啦?

    (學員己:「我接他的問題,這樣睡覺的時候,就是有兩種狀態,一種狀態是,假定那天,自己打坐狀態很好,睡下去到醒的時候,好像只一剎那之間,我是不知道這個時候,是所謂定呢或是什麼?就不清楚。」)

    你講什麼?我也沒有聽懂你的話,再講一遍!睡覺的時候,…

    (學員己:「睡覺的時候,睡下去的那一剎那,覺得只有一剎那,結果就醒了,醒了才發現已是早上七、八點了,」)

    對!醒來了,

    (學員己:「醒來了,但這一段時間的定,…」)

    你講啊!不要怕我咳嗽啊!你講話同我咳嗽,沒有關係。

    (學員己:「是是是!那這段時間,是不是就是所謂的睡眠就會省掉了?」)

    當然是睡眠了,睡眠醒了,你問的是,睡了一覺,對不對!醒來的時候,怎麼好像睡了好幾個鐘頭,對不對?蠻清醒的,那個前面就是在睡覺嘛!這個剛清醒,醒過來了,沒有雜念妄想的時候嘛,這個是第六意識現量的清明境界,很好的!第六意識,沒有起分別,意識很清明,這是對的,問題在哪裡?

    (學員丁:「他的問題,是從他入睡,到醒過來這個中間,是在哪一個位置?是不是屬於無心位裡面,睡眠的位置?」)

    是不是問這個?那當然在睡眠位上。

    (學員丁:「有沒有可能,也是一個定境?他這種狀態,他比較用功,就是說,打坐的時間多一點,比較用功,有沒有可能,我是想要睡覺,但是他是進入一個定境,然後醒過來,還是很清醒的在一個定境裡面?有沒有可能是這樣?」)

    不可能,那前面就是睡覺無心位,就是昏沉。

    (學員庚:「這是因為你打坐氣脈好,睡覺睡得舒服。」)

    對!生理上四大。

    (學員辛:「還有一種睡眠嗎?睡了當然不知道,有知道的睡嗎?」)

    有!有知道的睡。

    (學員辛:「那不是真的睡,是迷糊當中。」)

    不是!有氣脈調整好了,業就清淨,身體同普通完全昏迷的睡覺一樣的恢復,甚至更好,有這種境界,那個不屬於無心定,無心位了,是定境,就是跟剛才講嬰兒狀、年輕狀態,差不多了,是這樣。

    (學員己:「那釋迦牟尼佛睡覺是不是這樣的狀態?」)

    那,你去請問他一下!他不在這裡,我想他睡覺的狀態,每次不同。釋迦牟尼也有真睡的狀態。

    (學員辛:「釋迦牟尼佛睡覺時候,是不是在無明與行當中,還沒有起的時候那個狀態,保持在那個狀態中?」)

    應該是如此,修行人,不只釋迦牟尼,都如此。

    好!你們講到這裡,差不多捱到邊上一個重要問題來了,對呀!你搞完啦!(眾大笑!)好!這個黃色的笑話很好!

    重要修行,譬如講打坐做功夫,最重要的是起心動念,不管你修什麼修行,平常有點像樣,在夢中做夢,你的貪嗔癡慢,跟平常的生活完全一樣,一點都沒有改變,對不對?(眾答:是!)所以自己就曉得,根本沒有修行,自己夢中還知道,自己作主,這就是修行了,而且絕對在夢境曉得,喔!這個夢等於我白天那個打坐昏迷狀況起心動念這個境界,你可以轉變它,使它沒有夢,就沒有夢,這樣修行才上路。假使睡眠昏迷,見到的各種境界,好壞的境界,看見,作不了主,跟這些境界走,完全是凡夫境界,白修行了,這就是獨影境界牽著你走,到臨命終之死的時候,獨影境界比這個還厲害,一點都沒有用,白修行一輩子,就是三輩子也沒有用,這就是很嚴重的問題了,就是唯心嚴重問題。

    所以我們平常,白天在修行也好,不修行也好,有些事情還作得了主,對不對?(眾答:是!)譬如,人家打你罵你,自己還算了,笑一笑走開,對不對?(眾答:是!)是笑走開嗎?不是,心裡在罵著,去他媽的!混蛋,我還理你幹什麼!好像很灑脫,對不對?(眾答:是!)心上還是起心動念了,一定的嘛!看起來這個人肚量很大,其實心裡一肚子氣,他媽的…,雖然壞,還可以作主,你夢中能夠作主嗎?在夢中,他媽的!這是夢,格老子不理你!問題在這裡,所以做到了,夢中完全清醒,甚至夢中來,碰到什麼境界,你好像夢中,哎喲!我管它的,這是幻境,我打坐吧!那個境界沒有了,那你差不多了。

    這是一嚴重問題,所以叫你明白唯識的五十幾種心所,起心動念、根本煩惱、隨煩惱,一個一個要弄清楚。念佛、信佛,修行再好,夢中還在唸佛嗎?(眾答:會!)夢中會念佛,那要恭喜你,隨時會?(學員丙:「那倒沒有,偶爾會!」)哈!偶爾已經不錯了,就怕偶爾都沒有,這是真修行。

    所以學員甲今天特別提出這個定境,定境跟你們大概講過了,所以你看,這幾天我首先給你提到,四禪八定一切定,離不開修安那般那,都同身體有關連,身體關連就是永遠恢復到嬰兒狀態,那個春眠不覺曉啊!處處聞啼鳥,那個將醒未醒之之際,嗯!那個舒服啊!那個身體醒了,暖洋洋地,身上沒有一點痛苦,可是不想動,都很清楚,這是初禪得樂的境界,禪定之樂,所以你看,這個樂與喜的境界,不管初禪、二禪、三禪都有,到四禪,根本不需要它了,捨念清淨,已經不需要這個身體,四大都轉了,轉成了空境界,沒有這個東西了,空無邊處,所以後面四個定境,不是後面,四個定境裡面,沒有跟你講喜樂兩個字,這要搞清楚,這是科學啊!這樣搞清楚了沒有?所以我要告訴你們,定,不一定是盤腿,對不對?(眾答:是!)因為四空境,不是盤腿,但是講四禪定,也不是盤腿,必須有這個境界,四空有四空的境界,所謂百千三昧,境界就是三昧,不同,這樣搞清楚了沒有?(眾答:明白了!)好!

    (學員己:「老師,有問題,初禪與四禪,會不會同時到?)

    不是同時到,是隨時可以轉換。

    (學員己:「是!那四禪八定同時也是彼此交錯的。」)

    交錯的,對!

    (學員丙:「那就是,不是一定是這樣的一個次序。」)

    對!完全對了!所以《楞伽經》,佛講十地菩薩,你翻開《楞伽經》看,十地喔!學員丁會背,不准她說話,學員丙不一定背得完,學員乙或者二、三地會背,是不是啊?初地,

    (眾答:歡喜地);二地,

    (眾答:離垢地);背下去,

    (眾答:三地,發光地;四地,焰慧地;五地,難勝地;六地,現前地;七地,遠行地;八地,不動地;九地,善慧地;十地,法雲地。)

    十個次序,每一地有它的境界,說完了後,佛說,初地等於十地,十地等於二地,二地等於八地,穿叉一下,一地都不地,(眾笑!)他可以自由出入各地境界,功夫到了,這樣懂了吧?(眾答:懂了!)四禪八定也是一樣。

    剛才你兩位出家的,今天又給你另外發個願了,還是繼續去年的,學員庚再回來,學員甲聽到了,每次只要十幾個,不到二十個,少沒有關係,十個以下,這是出家的,專門學佛的,那完全由他們兩個護法供養,吃素的,六、七天到十天,路費自備,(學員甲:路費付了、付了,)噢!學員甲說付了,(學員甲:付費買單,全包了!)嗯!供養出家人,(學員丙:那這太有福報了!)學員丙說,出家人太有福報了,有這位大護法,那麼時間,跟宏達連絡看,再作安排,這不是在家事,在家人聽,另外要繳學費,要拿供養了,不要湊鬧熱來聽。

    剛才討論的,都是很實際的,修行方面,注意起心動念,起心動念夢中能夠清淨作主,差不多,甚至到了真得道、悟道的,記住莊子的話,聖人無夢,愚人也無夢,最笨的人,也沒有夢,兩個一樣的,我在《禪海蠡測》上提出來,在醒與夢之間,聖人怎麼無夢,釋迦牟尼佛臨死以前,也作夢,他曉得要走了,孔子臨死以前,夢,也曉得要走了,老子沒有講夢,因為老子他不死,(學員丙:不知所蹤了。)這要夢中作主,比什麼都重要,修行不修行,就在這個地方。

    所謂七證六入了,在今天還留到重點的講,你們先不要說,我本來這次叫學員丁印好的,大學、中庸,先把這兩段弄清楚,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這七步功夫,嚴格做好,平常我告訴你,是孟子的講,安那般那修養的功夫,包括起心動念、作意,孟子講幾步?你們還記得嗎?哪個人會背?

    (學員丁與眾答:「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幾步功夫啊?七步功夫,「可欲之謂善」,你每天做安那般那養氣的功夫,可欲,什麼叫可欲呢?似抽鴉片一樣,抽煙一樣,喝酒一樣,吃飯一樣,這個欲望,非吃不可,第一步,你功夫上路了,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功夫上了身體了,身體起變化,氣住脈停,像學員甲最近,我說他變了,話也少了,也寧靜了一些,意識到身上,有一點影響了,身體起變化,有諸己,到了身上來了,之謂信,有消息了,氣脈轉變了,這個時候,攝諸心性,知息長、知息短,都有了,然後第三句,「充實之謂美」,充實之謂美,就是受,安那般那的知息遍身,…,這叫著美啦!喜樂都來了,然後「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修《達摩禪經》中間,我講到這裡,時鐘停了,你兩個還記得嗎?「流光參然下」,好像寧定下來,覺得諸佛菩薩給你灌頂,一片光明,到身體內外一片光明,不是假的,《達摩禪經》上這一句,到那時,「流光參然下」,大乘經典的,諸佛菩薩給你灌頂來了,高明!孟子講,「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人境界,後面,聖到了不可知、不可思議變的神話,都不是隨便講的,這樣懂了吧!所以叫你大學中庸,不要說那是儒家的,這是佛家的,這是道家的,還有你媽家的,(眾笑!)那一家都一樣,功夫到了,聖人境界都相同的。

  好!那今天晚上,是很圓滿地討論了,本來你倆也要走了,要想趕快開溜,就是應付一下。斷腿和尚(指學員乙)、斷際和尚,(學員丙:我去送他)(有人說:應該的)(學員丙:送他去機場喔!)(眾笑!)

  《楞嚴經》告訴你修行,我們修安那般那,是走哪個路線來的?(眾答:風大之路線!)風大的路線,先由哪一根來的?(眾答:鼻根。)鼻根到全身,身根,《楞嚴經》告訴你,所有做功夫,「隨拔一根」,隨便你走哪一根,到了那個境界,其餘諸根,應時銷落,都跟著到了,一到了之後,四個字,形容太清楚了,「脫黏內伏」,就是解脫了,我們身體同習氣,外面物理環境,被它黏住了,生死就黏住了,脫開了這個黏力,強力膠拉開了,「脫黏內伏」,心念清淨了,伏不是佩服的服喔!人字旁,伏下去,沉下去,「伏歸元真」,你看,原文我都背給你聽,你讀經也要用心,再用功,伏還要定,定久了,伏歸,就是學員甲剛才問,這個定不同了,慢慢埋伏,愈來愈深厚,伏歸元真,歸到本來,生命的本來,真如清淨,「發本明耀,耀性發明」,一切光輝,諸佛菩薩都來給你灌頂,你給諸佛菩薩也在灌頂,光明合一了,耀,發開來了,一切自己本性的光明,清淨起來,身心解脫了。那麼清(楚)的告訴你,《楞嚴經》上,所以叫你六根門頭、十八界,其餘的法門,誠心專一地去修它,隨拔一根,其餘五根,應時就銷落,脫黏內伏,伏歸元真。哪!我在《楞嚴大義串珠》,我的心血寫的,都叫你們背呀!五陰解脫,都寫了,這些都有啊!好像有人還拿到我這個唸到做功課,唸了半天,自己也不去研究,那!伏歸元真。

剛才跟你們講,你們功夫到了,有時感覺到身體,會害怕的喔!所以,還是劉老師提出的問題,如燈影中行,自己覺得人的身體是個影子了,又好似遊魂,會變成這樣了,那就恭喜你了,不要害怕。

    (學員丁:「請問個問題,有人提出來,就是有一位出家人問,有一位老太太,她念佛,八十歲了,她念佛念到,隨時是句句佛號一直都在念,睡覺也不能睡,就是這一句佛號,始終的在念,她想睡,但是佛號一直在念,她覺得干擾,像修行到這一步,怎麼可以幫助她?)

    幫助她叫她去掉睡眠的習氣,這一念習氣妨礙了她,睡眠本來是個習氣來的。

    (學員丁:「就叫她,不要管睡不睡!」)

    對了!很好了!

    (學員丙:「恭喜!」)對啦!

    (學員丁:「但是她還想睡覺。」)

    所以她是凡夫的凡夫,不用修行了,(眾笑!)

    (學員壬:「老師,我也替一人問一下!有一個人也是念佛,念到他說,經常他一念佛,就有一個不知哪一個朝代的,好像是明朝的一個人出現,說這個念佛的人自己是做官的,大概當時做官的政策不對,害死很多肌餓的人,還是怎麼樣,沒發糧還是怎麼樣,這個人就出來指責他,他只要一念佛,這個影像就出來指責他。」)

    求懺悔嘛!對呀!求懺悔呀!

    (學員壬:「求懺悔啊!那念梁皇寶懺嗎?還是…?」)

    念佛就懺悔啦!假使真的來指責他,他慌了,不念佛了,是嗎?

    (對!他就害怕!)

    那他就是笨蛋嘛!

    (笑!一直好像都有指責他。)

    那他不去念佛,感應就來嘛!那就念佛下去,懺悔!迴向一切,就好了!

    (謝謝老師!)

    這是很簡單的心理問題了。

    (學員癸:「老師!我也有一個朋友,這個比較奇怪一點,他也從來沒有修行過,但是他如果想在夢境中,夢到太陽,只要他安靜幾天,會在夢境中見到太陽,而且可以有意識的轉變這個境界,比如說,他可以看到好的風景,還可以隨意變更夢中的境界,還有呢,我有時候教他,說那你就在夢中打坐試一下,他說他試過一回,他在夢裡打坐的時候,一坐就醒過來了。像這樣的人,…」)

    對了!他前生修行過,沒有修好,那個習氣還在,一打坐就醒過來,本來的覺性嘛!覺性清醒了嘛!多好呢!醒來再用功。好吧!

    (學員癸:好好!謝謝老師!)

    (學員丙:『嚴重提議:「不准再提問了。」』)(眾笑!)(學員丙:「老師休息了。」)


**********吉祥圓滿***********


(讀聞轉載 20160525)

更多閲讀請訪問  胡松年先生 的博客(原帖)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2wq5e.html

相關閲讀:

南老師說:止觀——四種所緣修法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30d3ba30101dkv5.html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下面就開始講淨土之行。大家看到淨土就很容易聯想到流行的淨土宗,念佛法門。道理是相同,可是原則不同。一切佛法都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