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國學大師的兩岸未了情 /亚洲周刊

国学大师的两岸未了情

【香港《亚洲周刊》10月14日(提前出版)一期文章】题:国学大师的两岸未了情



2012年人月两圆的中秋前夕,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于9月29日下午4点,因感冒引起心肺衰竭与世长辞,享年94岁。

南怀瑾精研国学,对儒、道、佛均有精湛的造诣,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诸门学问,他生前居于江苏苏州的太湖大学堂,其著作多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


促成“汪辜会谈”


虽然南怀瑾一生致力中国传统文化传播,是国学大师、也是诗人,论著精湛,弟子无数。但鲜为人知的是,南怀瑾情系两岸,致力推动海峡两岸和平发展是他一生愿望,更一手促成两岸的“汪辜会谈”,是沟通两岸关系的和平使者。

南怀瑾集国学及中国传统文化为一身,在两岸三地享有盛誉,更重要的却是他的政治贡献。曾经在南怀瑾晚年多次探访并深谈的亚太交流与合作基金会执行副主席肖武男表示:“其实,南怀瑾最关心、最在意的还是政治。在两岸交流中,他扮演着积极的角色。”南怀瑾与虔诚佛教徒肖武男多次会面,其中有两次会谈超过了4个半小时,谈话的内容却不是佛教、国学,而全部是有关政治,话题始终围绕着两岸。谈到当年两岸关系发展时,南怀瑾曾连说几个:“可惜、可惜。”


推进两岸和平


那是1988年,南怀瑾移居香港还不到一星期,当年在成都军官学校时的老同事、民革中央副主席贾亦斌找上门来。贾亦斌此行来香港正是希望借助南怀瑾的影响力,在两岸间搭建一个新的密使平台。1990年12月31日,在南怀瑾的引荐下,中共方面人士与李登辉办公室主任苏志诚在香港南怀瑾的家中见面了。此后几年里,双方往来频繁。

李登辉执政期间的核心幕僚苏志诚与刘泰英等都是南怀瑾的学生。李登辉卸任后不久,岛内便爆出“两岸密使事件”。南怀瑾弟子魏承思2 0 0 0年7月撰文披露,两岸密使会谈,南怀瑾曾居间扮演关键角色。不过,台湾的消息称,1 9 8 8年,大陆通过南怀瑾释出希望与台湾接触的消息,当时的台湾代表就是苏志诚与“中视”前董事长郑淑敏。对此,李登辉20 05年曾称,当年苏志诚、郑淑敏赴大陆,“不是我派去的”,而是因他们两人的老师南怀瑾在香港,他们去香港找老师,才辗转秘密会晤当时的大陆高官。


在1992年一次会谈后,南怀瑾曾经亲笔起草《和平共计协商统一建议书》,一式两份,交密使分别送达两岸最高当局,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一是和平共计、祥化宿怨;二是同心合作、发展经济;三是协商国家民族统一大业。

会谈时说得好好的,但建议书发出后却没有得到有关方面的回复,最后流产。肖武男说,从美国来到香港,南怀瑾关注、推动两岸和平发展,扮演了重要角色,作过努力却没有成功,“他跟我说,当时什么都谈好,形成文字,就差双方签字了,最后功亏一篑”。南怀瑾为此深感遗憾,这成为他一生未了的心愿。肖武男说:“南怀瑾有很大的政治抱负,他是两岸和平的开拓者,却留下了没有完成的遗憾。”

投身文化复兴

晚年,南怀瑾将所有精力全部投放中国大陆,从香港到大陆,带着毕生的收藏,装了数十个集装箱。南怀瑾不幸辞世的噩耗传来,身居上海的原台湾中国统一联盟发起人之一的邓可瑾感伤不已。邓可瑾表示,20多年前,两岸汉贼不两立,南怀瑾就不畏人言,为两岸和平发展奔走,虽然临终功亏一篑,但仍然功不可没。“我缅怀他,不仅是因为他的学术思想、爱国理念,还有他的为人师表。尤其是《论语别裁》中反映的人生观,他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邓可瑾清晰记得,2004年到上海听南怀瑾演讲,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听者全是从北京而来,不少还是极高层领导的孩子。那一年,南怀瑾87岁,他称自己不算高龄,也不算低龄了。他对自己的评价为八个字,平生“一无是处,一无所长”。邓可瑾说:“他讲读书和工商文化,据悉,有高层领导还亲笔给南怀瑾写信,委请他为年青一代开示。实际上是请他为中国的年青一代进行文化教育。”

一代名师乘鹤西去,留下无限追忆。有人为怀师作一挽联:

一代指路明灯,开后代入世之德化不忘鞠躬尽瘁;

万世正法传承,继前贤立命之道心甘愿死而后已!

徒哀无用,我辈当接过衣钵,济世利人。 (作者纪硕鸣)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下面就開始講淨土之行。大家看到淨土就很容易聯想到流行的淨土宗,念佛法門。道理是相同,可是原則不同。一切佛法都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