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智慧、豁达、超越——台湾后辈忆南怀瑾二三事

智慧、豁达、超越——台湾后辈忆南怀瑾二三事

新华网台北10月4日电(记者 林甦 何自力)

     “他是豁达的,当然很有智慧,他也更是超越的,超越文化的局限……”作为南怀瑾先生在台湾的后辈,与南家两代相交的曾王君,在台北用这样几个词来形容他记忆里的南先生。

  曾王君现任曾子南文化基金会董事长,现常年往来于两岸。其父为台湾堪舆名家曾子南,早年就与南怀瑾相识来往。曾王君留学美国与南怀瑾幼子南国熙交为至友,返台后又常去南家流连玩耍,因而有缘聆听南怀瑾先生教诲。

  时隔30年余年,他犹记得当年自己甫返台时,南怀瑾先生对自己说的一番话:

  “你们这一代人,不要因为去了美国念书。就觉得美国好得不得了。我刚从美国离开,不想呆了。要想办法放下自己,不要只想着追求财富,只想着追求自己的理想。一定要在21世纪之前,去大陆看一看,那个地方是有可能成为一个伟大国家的地方。”

  当时还值上世纪80年代初期,两岸隔阂未通、难于往来。另一方面,台湾社会对美国风气的崇拜却是方兴未艾,对这位留美归来的青年而言,此番话振聋发聩。

  “你们要到大陆去,不要留在台湾。南先生这样对我说。”曾王君当时质疑,“大陆那么落后……”

  而南怀瑾回答:“正因为落后,才会有好的开始。因为她的文化,历史,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可以超越,但她的近代史又是这么糟糕,这么让人看不起。生在这个时代,我很痛苦。不管世界怎么看中国,中国在21世纪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国家。你们这一代可以看到,我即使能看到,也就是能看到刚刚开始那一点点。所以也感受不了。”

  上世纪80年代末,南怀瑾筹资兴建金温铁路,也许这段话可以作为此举的一个最好注解。这番对话后不久,曾王君就赴大陆经商。此后20余年,南先生也往来于两岸及香港等地,先后旅居上海、苏州等地,但一直罕逢晤面机会。直至上月末,南先生以95岁高龄在苏州太湖大学堂辞世。

  在记忆里,南怀瑾留给曾王君的印象也是一位豁达爽朗的长辈。“我记得,那时候他差不多有70多岁,我们几个晚辈和他一起到外面吃饭,他那么有学问,我自然会有些压力。”曾王君说,“令我惊讶的是,先生却说我想抽烟,把烟拿来。”

  “我问先生要点什么菜?他说,还要吃什么,有鱼有肉就可以。肉您吃吗?南先生回说:我什么时候跟你说过我吃素?我从来就不吃素的,你们不要以为研究佛学的人就得吃素。没有这样的事情,我是从营养的角度思考的。”

  在曾王君看来,南先生没有被任何一种知识,或者是一种文化所束缚的。“他年纪大,可和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却像个小孩子,很活泼。饭桌上看他抽烟,是觉得很爽的样子。他曾闭关两次,又写了那么多传统文化的书,但在他身上我们却看不到传统文化的后遗症,不做作。”

  南怀瑾的著作,多冠以别裁(《论语别裁》)、他说(《老子他说》)、别讲(《易经系传别讲》)为名,行文直白诙谐、不拘泥于考据,时有学人以治学不严谨非之。但从“别裁”、“他说”、“别讲”中,也正可以看出南先生对待传统文化的超越态度。

  他逝世的消息传出后,一位网友在跟帖中这样评述:“南怀瑾先生把深奥的传统文化哲理融入生动的现实生活中,他给人们的不是教条,而是知行合一的道理和应用……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在与南怀瑾先生父子的交往中,曾王君也看到了他身上更多普通人的真实侧面。

  他讲起一个小故事:某年,南先生的母亲已近百岁高龄。南先生告诉所有子女,今年奶奶生日的时候,你们全部都要回去祝寿。家人当然最后都聚齐了,但奇怪的是他自己没去。而生日作完不久,其母就去世了。

  “我的理解是,他还是希望自己对于母亲的回忆,可以存留在少年离家时母亲的形象。母亲已是百年高龄,那样一幅老迈的样子,不忍相睹。”

  作为大学者的南怀瑾,在子女面前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曾王君告诉记者:南先生的子女很多,不过都是一些普通百姓而已。南先生认识不少的政商界名流,但从来没听说为子女谋过什么好处。

  “我常同他小儿子(即南国熙)一同聊天,说起他父亲年轻的时候很帅,也很风流,后面跟着很多女孩子。结过几次婚,对于子女也疏于照顾,他是很有些想法,不认为他们这个爹就是为了照顾他们这几个小孩子。但看他写了这么多的书,便想这个人也不属于我,是属于整个社会的。”曾王君说。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清淨境界與夲來清淨,乃一念之差,一線之隔,若不悟透,則相差十萬八千里!修行就是回到原來!清清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