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南老師說:當求出離——跳出生死,不再被輪迴所轉!

南師語錄:白骨觀,埋沒了幾千年(禪秘要法)©.jpg
2015-1-18 16:04

南老師說:當求出離——跳出生死,不再被輪迴所轉!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指導 李淑君 譯著

    《入胎經》到這裡告一段落,但是我們的問題並沒有告一段落,並沒有解決。譬如釋迦牟尼佛在這本經典最後,叮嚀——「當求出離」。究竟怎麽樣跳出生死?怎麽樣不再被輪迴所轉?為了正視這個問題,有幾點我們必須再作強調說明:

    (1)真能從生死的輪迴中跳出來,不再被生死、煩惱所轉,才叫解脫。解脫不完全等於悟道。照見一念無明,覺悟到生命的本來,這是「般若」,又叫悟道。悟道之後,配合修證,不論何時、何地,都能照見五蘊皆空,都在「常、樂、我、淨」的境界,這才是「解脫」。解脫了,連解脫這個概念都放下,不認為自己在解脫,不認為自己在修行,這才算真正證到「不生不死」「不垢不淨」的「法身」。

    所以,法身、般若、解脫」雖然是三位一體,卻也是一體的三面。唐朝的永嘉大師針對這個關鍵,就作過很精闢的解說,「法身不癡即般若,般若無著即解脫,解脫清淨即法身。」

    (2)我們已經知道,這個生命是由性欲關頭的一念無明,配合父親的精蟲,母親的卵子,由這三緣和合而來。神識一旦轉進去了,這三緣一旦結合起來,就好像奶粉、白糖和水攪在一起。水裡有糖,有奶粉;奶粉裡有水,也有糖;糖裡又有水和奶粉。這三樣東西混成一體了。不經過特別的處理,是分不開了。

    神識一旦轉入胚胎裡,又好比一隻蒼蠅,停到電扇中間的轉軸上。停上去之後,電扇轉動了,這麽一轉動,裡面那只蒼蠅再也飛不出來了。

    神識在入胎前,屬於心靈——肉眼看不見的「能量」的狀態;而精蟲、卵子則是有形有狀的「物質」的狀態。神識和受精卵一結合,就成為質、能的結合。這個之後,「能」就受到「質」的制約,也就是精神(心)被物質(物)所困;心被物所轉了。

    (3)我們要求解脫,就是要做到不被物質所困,甚至於翻轉來,從心所欲的主導物質、調配物質,這也就是所謂「心能轉物,即同如來。」

    關於這點,《楞嚴經》作了非常扼要的提示,那就是「生因識有,滅從色除。」要想解脫,必須從色法上下手。

    (4)從色法上下手,也就是調理色身、修煉氣脈。

    佛學把色法(物理部分),歸納成五大:地、水、火、風、空。

    不論從那一大種下手起修——譬如不淨觀(屬地大),水觀(屬水大),火觀(屬火大),安那般那(屬風大),到最後都要通到「空大」,才可能超越了物質、色法的束縛。

    而「四大」當中又以「風大」和「空大」最為接近。「安那般那」則是利用「風大」起修。比較起來,最容易證到「空性」。這也就是為什麽釋迦牟尼佛特別提出「安那般那」,認為這個修法特別奧妙的關鍵所在。

    (5)除了「色法」部分,我們生命還有「心法」部分。因此《楞嚴經》在「五大」之外,又加了「覺、識」,而成為「七大」。如果從風大起修,進入「空大」,超越了物質、生理方面的障礙,同時配合心智上的覺悟,解脫「覺、識」這兩大,那才算是真正得了自在。

    所以,「安那般那」的修法,不是只練呼吸,而是從呼吸下手,然後通達「清淨本然,周遍法界」的真空妙有,即空即有,非空非有,才是究竟。

    (6)  儘管佛法一再強調「唯心」,但是嚴格說來,有個很嚴重的問題,那就是一般的修證上,不論見解,或者功夫、境界,差不多都在「唯物」方面轉。

    究竟心如何變成物?心物怎麽樣一元?無法求證到,這是個大問題。真求證到,真的心轉了物,心物圓融無礙了,才算真正見了道,證了道。

    (7)我們不能見道,不能證道,簡單說,就是業力的關係。我們這個後天生命活到,整個都是業力的作用。所謂「力」,就是一股力量。雖說是唯心的,但同時聯帶著物,所以嚴格說,它(業力)也是心物一元的。

    所謂業力,所謂習氣,不單單指我們現在的思想。我們現在所想的,所感受的,都還是這股業力的現象、外表。促使每種思想模式、喜好類型不同的那個根源,才是業力所在。那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千萬不要以為自己思想清淨了,念頭停止了,沒有了,就以為沒有業了。要知道,整個睡眠狀態,都是業;即使斷了氣,死亡的境界,也還是在業中;甚至於打起坐來,一念清淨,那也是業。

    總之,我們現在活到,所有的細胞,任何心理狀態,裡裡外外,整個都是業力、業氣所形成。

    一般說習氣轉不了,很難轉得過來。這是過去多生累積的習慣、習性,也叫業習。轉得過來,才叫修行。

    (修行最重要,在於「心理結使」的解脫。般若宗的代表性經典《金剛經》,在修持方法上,强調「善護念」的重要。)

    (8)所以,聽到一句「滅從色除」,千萬不要又被這句話所誤,一味的只管色身氣脈,而不注意心理結使的去除。那就真要驢年才得解脫了。

        ——摘錄: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指導•李淑君 譯著《佛說入胎經今釋》(老古2003二版)P154-158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懷瑾先生 講述    宗誠師:目前下功夫先以修止為目標。 師示:你修止用什麼方法?   宗誠師:本來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