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南老師說:禪宗之流弊

懷師的「像法堂」©.jpg


南老師說:禪宗之流弊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禪宗的鼎盛時期是中唐以後,晚唐到五代之間。當時佛學的理論,發展到最高峰,而六祖的禪,剛剛湊上了時代。那時唯識、法相、華嚴,各種佛學的理論普及於社會,差不多讀過書的人,都會談幾句佛法。這時,小乘的修持已經看不上了,都走大乘的修持方法,但又找不出一個路子;於是達摩祖師所傳的禪宗心印,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法門,到了五祖、六祖時,即應運而出。

    達摩祖師初傳的修持方法,理論上教大家注意《楞伽經》。到五祖時改變了,因為《楞伽經》的學理太高深了,為了容易證入這個法門,改用《金剛經》。其實在四祖時已經開始了這個方法,到了五祖、六祖更盛而已。《金剛經》講性空之理,非常簡化。這時佛學的理論,似乎走到金字塔最高峰,鑽不出來了,如何與身心平實地打成一體;如何立刻求證,反而成為很難的事。因為依照教理來講,一個凡夫想要成佛,須經三大阿僧祗劫,遙遙無期,怎麼修證呢?

    大乘經典一流行,覺得小乘法門不足為道。而禪宗的直指人心,見性成佛,更迎合了時代的需求,到了六祖時代達到了巔峰。

    六祖的禪宗,從南方廣東開始。那時的南方,是文化落後地區,而佛教鼎盛,原本是在中原。大國師、大法師們,都在中原地區西安、洛陽一帶。六祖在落後的南方,因為用口語來傳佈佛法,就很容易普遍流行起來。

    仔細研究壇經,六祖還是很注重“行”,仍是從“行”門而入。不幸的是,自從《六祖壇經》,與大珠和尚“頓悟入道要門論”等流通了以後,佛學與禪就完了。大家都曉得心即是佛,可是怎麼樣是“心”呢?都沒有著落。所以有些人不信宗教,以為自己雖沒有做好事,但對得起良心,就是佛了。至於“心”是什麼?就不管了。毛病就出在這裡,所以這次講課,不包括《六祖壇經》在內,但可作為參考。

    因為這個“心即是佛”的流弊,而產生了宋代理學的發達。理學家所表達的,倒是一副禪宗的姿態,是從“行”門來的禪宗,而其講人天之道的行持,又等於佛家的律宗。唐宋以後老莊思想的道家,則等於佛家的禪宗,是解脫路線的禪宗。這三家的相互關係,極為微妙。

    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的理,越說得明,佛學則越加暗淡。修證功夫越發沒有著落。其實,大而無當,還不如修止觀,作觀心法門,還可能拿到半個果位。走小乘到底還可以求證,大乘菩提則另當別論。

    再說,禪宗提倡了《金剛經》以後,因為《金剛經》講性空,容易導致狂禪,理解上雖很容易通,但對求證則沒有幫助。

                     ——節錄: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如何修證佛法》-第十一講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古國治 先生 要去體會夲來清浄! 清淨境界與夲來清淨,乃一念之差,一線之隔,若不悟透,則相差十萬八千里!修行就是回到原來!清清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