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佛法要領 /劉洙源 先生(昌宗法師)

佛法要領(劉洙源).png
2013-5-28 22:27

(南公懷瑾先生題)



      有緣得首愚和尚指導,修習準提法門。一切依照南老師所授的儀軌,老老實實地打了兩個七。在氣機連續發動後,全身體質起了極大的變化。二十多年來的羸病陰霾霍然掃除,神氣轉旺,深切體悟到「身」、「口」、「意」三密的神奇效驗。

      南師見我法喜充滿,說我這是「初嘗法味」。並且問我說:「山上修法時的境界,現在還在嗎?」我略一沉吟,說:「似乎已經不在了。」老師接著說:『修了就有,不修就沒有,那是生滅法,不是菩提道。凡是有生有滅的,都是不究竟的。要學,就要證到那個不生不滅的。「諸行無常,是生滅法。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真要學佛,去看佛經,知見不正,盲目念咒是沒有用的。”又說“學佛要想有成就,見地、工夫和行願,一樣都少不得。』

      「準提法是修功德,修福德資糧,你可以念,可以修。你多去看看,我們老古印的《參學旨要》這本書,有劉洙源的《佛法要領》《禪修法要》《永嘉證道歌》《永嘉禪宗集》,你走這條路是正路。你這個年齡,把老古出版的《參學旨要》好好抱到,把劉洙源初步的可以丟開了。你也可以看,一時就證入了。」

-摘自 杜忠誥先生『得訣歸來好用功』


      再如明朝有名的王陽明,據有些文獻記載,就是一個老和尚轉世的。有一次王陽明來到江西一個廟子,看到一個房間鎖著,外面灰塵很厚。和尚說這個房間是不能開的,王陽明位高權重,懷疑廟子裏和尚做壞事,就下令一定要打開;進去只見一個涅槃老和尚的肉身,已經幹扁了,坐在那裡,前面掛著一塊布,上面寫了幾句話:「五十年前王守仁,開門即是閉門人。」王陽明一看就傻了,但是他一生不再談這件事。

      這些都是什麼道理呢?這是說明結使問題,前面我們講到,得羅漢果的七還人間,至於變成什麼樣子的人,不一定。在四川時有位老前輩也很有名啦!他兩夫妻人很好,年輕時我很羡慕他們,我說人世間神仙眷屬就是你們,自己有別墅在山上,兩個人感情又好,子孫滿堂。他兩夫妻都學華嚴觀,太太還得過眼通。她說前生是個喇嘛,受他供養,結果修行也沒有修好,騙吃騙喝,所以這輩子變成他太太服侍他的。因為她修劉洙源先生那個佛法要領,自己前因後果很清楚,我認為這些都是再來人,這就是說到得預流果的道理。

-摘自 南老師的《金剛經說什麽·第九品》


佛法要領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等記


佛法要領序一
佛法要領序二
劉洙源先生略歷


上編 四句要義
中編 發菩提心
下編 略解楞伽

佛法要領跋






  佛法要領序一
  虛雲  
  
  戊子春夏之交。金弘恕居士。將其師劉洙源居士佛法要領一書。並往來函札數十通。彙而付諸梓。問序於衲。時方有事於雲門祖庭復興工作。不遑執筆為文字。未有以報。後二年。孫張清揚居士。復謀刊此書。重以序請。辭不獲命。乃為之詞曰。劉居士此書。寥寥萬言。闡述一代聖教。揭其旨歸。示初學以從入之途。明白精當。求之近人著述中。得未曾有。學者得此以為津梁。進探大藏。庶幾不致擔麻棄金矣。書中所言觀心一法。原係古法。但用之今人。微嫌不契。古人根利。單假觀照。便可直造心源。今人根器不及古人。若用觀照。每易沉觀不進。諸祖觀機設教。遂易以看話頭起疑情方法。俾行人疑至極處。忽然打破疑團。即得親見本來面目。不至沉滯修途。故近世宗門用功。每重疑情。觀照之法。遂鮮行用者矣。此就恒人而論。若果是過量大人。則直下承擔。便無餘事。說一觀字亦多矣。尚安用疑情為哉。此原書未及之處。學者不可不知也。至於修行之本末理體。劉居士書中言之極中肯要。當無俟衲之再贅矣。聞居士後出家受具戒。法名昌宗。且已圓寂。法運衰歇。哲人長逝。其感傷為何如哉。
  
  雲門老衲虛雲序  




  
  佛法要領序二
  演本  
  
  自清季迄今。百有餘年間。四川出生兩聖者。一大儒劉止唐。一菩薩劉洙源。議者謂兩大德。乃不一不二。一願而前進。一人而兩現。此緣揣測之說不具論。請略述其實際之貢獻。劉公止唐。德性學力。出類拔萃。著易書詩。三禮春秋。五大部恒解。暨四書恒解。孝經直解。古本大學質言。與史存等傑作。共十一部。一百四十三卷。(國史列傳。成都印行。)劉公洙源。歷任四川大學教援。立德立言。純粹以精。深於佛學。暢讀諸經。別具法眼。於達摩初祖。直指人心。見性成佛之要旨。指示來學。慈悲痛切,一片婆心。婉如印光大師之弘淨。分道揚鏕。浙江上虞金弘恕居士。與公有大因緣。一如莊生之於李老。金居士殷勤請示如鑰投鎖。於往還十八通書札中。剖示詳細。度盡金鍼。凡獨居無侶之士。得此一冊。如法修持。保證免入歧途。初版上海大法輪書局主任陳法香居士。協助流通。未幾四川第二次重版。又未幾。台灣印經處印行第三次版。第四次版。現在暹羅曼谷開始重刊贈送。中泰僧俗弘法願深。十方讚仰。推動法輪之無比。勇毅堅誠。如謝普揚廖振祥等諸大德。均大菩薩。弘誓大願。來此人間。昨謝居士來書云。此一種希有法寶。已在曼谷起印。囑記一言。僅進蕪辭二句如下:
  
  希有難聞之示導
  一超直入之南鍼
  
  一九五五,三,三十,演本敬誌於 金馬崙 三寶寺 退省關




2.png
2013-5-28 23:10
   
11.png
2013-5-28 23:10



  
  

劉洙源像 .png
2013-5-28 22:46

擷自《佛法要領》(大法輪書局 民·三十八年一月版)


 
  劉洙源先生略歷
  
  先生名復禮。字洙源。別號離明。年七十三。四川中江籍。前清拔貢。北京經科大學畢業。長文學通三禮。歷任四川高級師範。成都大學。四川大學。文學教授。棲心竺典。澹泊自處。創辦成都佛學社。獨任講筵十餘載。歸向者甚多。尋退隱深山。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
  
  先生早歲精唯識。曾著唯識學綱要數萬言。海潮音社刊行之。晚耽禪悅不喜著作。只存講稿數篇。門第子展轉傳鈔。得之者如獲至寶。今徇弘恕請編次付印。名曰佛法要領。乃先刊于覺有情。以結法緣。然後製版流通。以垂久遠。
  
  先生遁世不求知故。知之者甚少。茲從陳法香兄言。不得已違先生意。略敘其概。以作介紹。
  
  弟子金弘恕謹述
  
  又先生晚年出家。法號上昌下宗。一九五零夏。在白雲寺圓寂。是夜寺上白光衝天。遠近見者甚眾。云詳載覺有情十一卷八期。



佛法要領(劉洙源).JPG
2013-5-29 02:18

擷自《參學旨要之·佛法要領》(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民·七十五年三月第二版)



  佛法要領
  
  上編  四句要義
(點擊鏈接 閲讀全文)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王靖寰記

内容提要:
  
  丙戍五月,中江劉洙源先生,道過廣漢,駐軍周參謀長朗清先生留請說法,先生以初未準備經論,說者聽者皆無依據,驟然印書,倉猝不能遽辦。乃曰:吾有四句要義一為何事?二依何義?三修何行?四悟何法?試為君等演說如何?僉曰:願樂欲聞,惟希說之。爰記先生所說于次,倘有錯謬,請教正之。
  
  一為何事......明心見性
      二依何義......依二空義
      三修何行......修般若行
      四悟何法......悟緣生法




  中編  發菩提心
(點擊鏈接 閲讀全文)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廖寂慧記

内容提要:

  
  已說四句要義竟。由初句,知唯心。由次句,知心體空。由三句,知悟心不離般若。由四句,證真方能了俗。今當略說發菩提心。
  
  
一  名義
      二  意義
      三  修法
      四  種類
      五  不發之失
      六  發心功德
      七  不揀門閥
      八  儀軌
      九  結論




      下編  略解楞伽 (依據唐譯大乘入楞伽經)

  四川中江劉洙源先生說
  弟子廖寂慧記




  佛言:大慧,菩薩摩詞薩,依諸聖教,無有分別。獨處閑靜。觀察自覺。不由他悟。離分別見。上上升進,入如來地。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
  
  此段經文,佛答自證聖智行相,為頓教根本,今逐句釋之。
  
  依諸聖教(宋譯作:前聖所知,轉相傳授。)依諸聖教者,先佛相傳之教,為聖教。所傳何法?廣則本經所明。其下手處,即達摩「外息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三句之義。(此偈共四句,第四句「可以入道」是果,用功只在上三句。)可知此言,是先佛所傳,非達摩杜撰,故應深信受持。  依者,言謹守此法,不得一絲出入,以期徹悟。
  
  無有分別(宋譯作:妄想無性。)  此句是修行正軌,最要最要。何為分別心?即第六識。根塵相對,或憶念過去未來,枉造輪回,經中呼為六賊。今欲入法,應先停止此心,莫起分別。今作三段解:一初,二中,三後。初入觀時,先將根塵過未事,一齊放下,始為外息諸緣。教門謂之修止,宗門謂之休心息慮。妄念一息,心便寂靜,心若寂靜,般若乃生。先德喻之如珠吐光,還照珠體。珠喻涅槃心,(涅槃即寂靜。)光喻智慧。(智慧即般若。)光從珠生,喻般若從涅槃生。還照珠體,喻般若光明,還照法身。顯宗論云:「涅槃不生,能生般若。」故息緣為入手最要。中時,外緣已息,般若漸生。此刻應一心不動,故云內心無喘。(喘者,動也。)此不動時,即是無念、無住、無相。相雖有四,(不動、無念、無住、無相。)其行則一。後時,心如牆壁。此句狀無分別不動之相,最為吃緊,即是離識功夫。禪宗所謂如大死人,永絕餘想。又謂絕後再甦,欺君不得,即是此境,珍重珍重。枯木生花,於是乎在。
  
  獨處閑靜(宋譯作:獨一靜處。)此句有兩義:一。獨處,謂一人專修,不約伴侶,華嚴經云:「獨一發心,不求伴侶。」是也。可知近世成群打七之非。二。閑靜者。謂擇清淨處所。遠離憒鬧也。獨處對人而言,閑靜對地而言。
  
  觀察自覺(宋譯作:自覺觀察。)此句若如字面解,有觀察心,有警覺心,心緒紛然,成何事體?今謂不然,作三段釋:初釋觀,次釋察,後釋自覺。初釋觀,觀謂觀心,觀何等心?曰觀無明心。何以不觀真心?曰:真心自無始以來,為無明所熏所蔽,不能顯現。此無明,依何處住?依真心上住,如膠著漆,不得解脫,故曰住地無明。此無明。為生死根本,一分不盡,生死永在,故曰根本無明。學法欲求真,當從此住地無明下手,何也?伐木不斷根,灸病不得穴,絲毫無益。故二乘人與權教菩薩,斷得四住無明,不知住地無明:能免分段生死,終受變易生死。(輪回有二重:一。界內十二因緣,受分段生死。二。界外十二因緣,受變易生死。)一乘人從觀心下手,為破住地無明,生死永斷,所謂從咽喉上取血,此是成佛妙訣,最真最實,李長者曰:「根本無明,即是根本不動智。」永嘉云:〔無明實性即佛性。〕台宗云:無明體即是明,即是實相,即是法性。經中不勝繁引,皆指此著而言。初時觀生滅心,不執不著,不隨不斷,或一味休心息慮。兩法是一。常常觀照,即是般若熏無明。無明一破,法身頓現。一超直入如來地,不歷僧祗護法身,故稱之為圓頓法門。次釋察:察。謂監察,謂觀心時,有兩種監察:一者正念,二者正知。正念者,一心守護觀境,不准起第二念。遺教經云:「制之一處,無事不辦。」金剛三昧經云:「制之一處,眾緣斷滅。」制之一處,即是正念。先德云:「若不守心,得成佛者,無有是處。」正知者,如起信論云:「心若馳散,即當攝來,住於正念。」若不攝還,增長無明。監察機關,有此二種權力。禪門有喻云:「坐禪者如官吏,門外有二衛兵站岡,此二衛兵,一名正念,一名正知。」可謂善喻。三釋自覺:自覺者,言此監察機關,時常令正念守心,正知攝心,不令放逸。
  
  不由他悟(宋譯作:不由於他。)  不由他悟者,到大徹大悟時,萬法自然從心顯現,不是他人授予。所謂無師智,自然智,是也,即是無生法忍。
  
  離分別見(宋譯作:離見妄想。)  此句作兩句釋:一離分別心,二離諸見。先釋初句:此分別心,與上文不同,上是凡夫攀緣外境,此是行者攀緣觀境。不然,便是重複。云何攀緣觀境?此是無相法,不許有相。若現殊勝境界,或現佛菩薩像,或聞說法聲,皆是魔境,應嚴加拒絕。
  
  若有取著,即是分別心起,便入魔網,故曰離分別。
  
  次釋第二句:見者諸見,障人不能見道。諸見者,或云五見。(身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或云六十二見。起見者,謂於觀中,現出境界,以為或劣或勝,或與某經相合,或與某三昧相應,認為聖境,此即是見,必入魔網。佛藏經云:「發菩提心,只是離耳,離何等?一離欲,二離見。」「欲即是無明,見即是憶念。」華嚴論云:(見在即凡,情亡即佛」四祖云:「不用求真,惟須息見。」見之過患,可謂至重,故須離之。
  
  上上升進(宋譯同上。)  上上升進者,觀心到此地位,應加精進,不間修行,暗中長進,不可限量。上上者,如在信位,升進十住,十行,十向,十地。步步增高,謂之上上升進。
  
  入如來地(宋譯同)  如來地者,為大徹大悟之果。觀行純熟,不覺趣入,故此法門,謂之如來禪。
  
  如是修行,名自證聖智行相(宋譯作:是名自覺聖智相。)  自證聖智行相者,自身內證聖智修行之相也。自證聖智,宋譯為自覺聖智。證者,見也。覺即是證,證即是見,二名無異。此即根本智,經論多名,華嚴謂之普光明智,即是本性寂照之用。華嚴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說此義。此智成就,即為成佛。楞伽云:(如來以智為身,智為體故。)又云:(佛非人非蘊,但是無漏智。)此智即是行者報身佛。
  
  云何名一乘行相?謂得證知一乘道故。云何名為知一乘道?謂離能取所取分別,如實而住。大慧,此一乘道,唯除如來,非外道二乘梵天王等之所能得。
  
  此段經文,佛答一乘人入觀行相。大慧以與上章修法或異,佛以離分別為答,仍與上章義同。今略釋之。  何謂一乘行相?行相者,謂心念不住而住之相。一乘行相者,謂修一乘法安心之相也。離能取所取分別者,能取是見分,所取是相分,能所宛然,即是分別,應當離之。如實而住者,如作靜詞解,如即真如,實即實相,言住真如實相也。如作動詞解,如即如是之如,如實相而住。如實相而住者,不住根塵識,住於如如之理。此義最大,當引經證成。金剛三昧經云:「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善男子,住於如理,(即如實而住,)過三苦海。(即三界之苦。)又云:「若住大海,(譬佛果,)則括眾流,(譬三乘,)住于一味,(譬守心一法,)則攝諸味(譬信、住、行、向、地。)」大涅槃經云:「譬如有人,在大海浴,當知是人,已用諸河泉池之水。菩薩摩訶薩亦復如是,修習如是金剛三昧,當知已為修習其餘一切三昧。」觀心入理,即是修習金剛三昧,此三昧成,一切三昧,無不具足,故為圓頓。又金剛三昧經云:「大力菩薩言:何謂存三守一,入如來禪?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脫。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來禪者,理觀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實際。)實際即真如法身。存三解脫者,言不證三解脫也。守一心如,即如來禪。經語分明如是,而世人不知,悲夫。華嚴經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即是此境。金剛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無所住,即是此經之如實而住。而生其心,即自證聖智現前也。本經偈云:「捨離此一切,(上文列各種禪,皆應捨去。)住於無所緣,是人則能入,如如真實相。)住於無所緣,即是如實而住。入真實相,即是如來禪。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無漏智性,本自具足。」依如是修,無不得證。奈何不信?而甘沉淪三界乎。先德云:(妙得其門,成佛匪離於當念。若失其旨,修因徒困於多生。)思之  思之
  
  華嚴經偈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空,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
  有無通達皆平等,疾作人天大導師。



  佛法要領 跋
  
  佛法廣大。根本在心。行門無量。主要在觀。直觀自心。見性成佛。此吾師中江劉先生說佛法要領之宗旨也。先生博通經藏。精研教觀。深山隱居。澹泊自處。年已七十有三。而精神矍鑠。誨人不倦;時應鄰邑之請。講說不絕。常曰:學佛不求見性,皆是附佛外道。志求見性。方是佛子。欲求見性。必須觀心;觀與不觀。實為學法生死關頭。三乘人觀心,不深不徹:唯一乘人頓見本性。頓成如來。故其教人:每令放下觀心。學者從之。多獲開悟。弘恕聞道已晚。因張君心若之介。始獲忝列門牆。十四年來。備蒙啟迪。循循善誘。殷懃懇切。嘗開示曰:學大乘法。以了一心為根本。若實了一心。則三明、六通、十力、四無畏,將不求而自至。故云:一切諸法。心為上首。神通人人具足。但得母子自至。又云:大彌陀經三輩往生,俱以發菩提心為本。不明四智。只生邊地疑城。觀經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固皆以了一心為根本者也。一心難信。(一心即是自己真心)了尤不易。(見性方了)能了則入無學位矣。又云:修觀持名。二法平等。修觀者,能明白見。持名者,至一心不亂時,乃明白耳。此皆佛法真實了義。凡學佛者,咸宜知之。無奈弘恕根性愚鈍。雖受淨土觀法,未及專修;又值世亂,不遑寧處;迄無成就。慚愧甚矣。邇因體力衰弱,性好簡易。重請授我要法,以資修習。先生始以「發勝義菩提心」教之。并告之曰:發心者,發見性之心也。即觀自性清淨心也。華嚴云:「初發心時,即成正覺。」涅槃云:「能觀心性,名為上定。」均謂此也。乃至起信論之真如三昧淨土宗之實相念佛達摩大師之如來禪。名異實同。皆是觀心云云,始知禪淨二門。原是一法。旋復寄示講錄三篇。所傳具在。且更詳焉。展誦之餘。贊歎無盡。乃細加編次,呈請鑑定。名曰佛法要領。集資付印,以利學人。竊謂是書。言簡義精指歸一乘,示二空理。悟入緣生發菩提心。徹見本性。闡明楞伽玄義。揭示頓教根本。絜前聖之要領。為成佛之捷徑。所謂成就慧身。不由他悟。經藏奧旨。洩盡無遺者矣。學者苟能依此修之。則久久純熟。豁然開悟。明心見性。一念頓證。其福德智慧因緣之大。豈平常誦經念佛持咒修觀所可得而比擬哉。何以故?心性功德。無量無邊。不可思議故。此觀心法,是如來禪。只論見性,不論禪定解脫,迴非餘法所能及。故華嚴云:「雖盡未來際。遍遊諸佛剎。不求此妙法。終不成菩提。」妙法者何?觀心是也。大乘心地觀經云:「此法難遇過優曇。一切世間應渴仰。十方諸佛證大覺。無不從此法修成。此偈大聲疾呼出佛金口。更有何疑。又云:「一切有情聞此法。欣趣菩提得授記。一切有緣得記人。修此觀門當作佛。」可見一發心即授記。一授記當成佛。是決定義。何謂有緣?得聞此法為有緣。當下發心為有緣。願天下有緣人。如法修行。精進不退。皆得速證無上菩提。
  
  一九四七年丁亥十一月十二日 弟子 金弘恕敬跋








(据  《參學旨要之·佛法要領》老古文化事業公司  民·75年3月第二版
        《佛法要領》                大法輪書局           民·38年1月版        校)



-未校完-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懷師開示《淨念相繼與如何往生淨土》的重要性/古國治 先生

南懷瑾先生開示《淨念相繼與如何往生淨土》的重要性 古國治 先生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最近發佈了懷師于2012年2月2日的開示,這段開示對學佛修行而言,非常重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