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修「定」淺見(2000年7月12日)■ /胡松年

參學報告■呈報南師之學佛報告(2000年7月12日)■

修「定」淺見

/胡松年

(此乃2000年7月12日呈給南師之學佛報告,並附 南師開示)




定非道體,道不離定     
   
      修定本身不是道,如果能修得成,一定也會壞掉,真正的道體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的,不因你修而會增加一點,也不會因為你不修而減少一點,我們學佛只是「返樸歸真」而已,那裡另外還有一個道可得,所以說是「無智亦無得」,如若想得到什麼,就是心外求法,心外求法即落於外道了。

      大乘修行講求的是六度,也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及「般若」,前四項是修道的準備工作,是用以累積福德資糧與智慧資糧的的,資糧充足了,再修「禪定」,由「禪定」而進入「般若」,禪定本身並非般若,但般若也離不開禪定,沒有禪定的滋潤,即使能夠見到「本性」,也只是剎那一現,猶如幻覺一般,不能保任,毫無是處。沒有定就沒有真正的慧,沒有定也沒有真正的戒,修定就有如此的重要。我們從無始劫來,業習累積的塵垢,實在太多太多了,不加清理是不行的,而修定正是去除塵垢的最佳良方,除此之外,另外也沒有什麼捷徑可談。所以說修行要「福慧雙修」、「定慧等持」。
     

      我們人的身心是可以分離的,要能修到這一步,還得靠定力的修持,坐脫立亡,是定力的展現,可以解脫,但不一定悟了道。況且即使見了「法性」,證到法身,非還得藉修「定」之力,進而轉化這個業報之身不可,圓滿報身的成就,就是般若與定力的極度展現,沒有定力報身是無法成就的。證到法身的人,如果報身還沒成就,當四大分散之時,可能還有痛苦,但痛苦亦無大礙,並不會因痛苦而迷失了,其可在中陰身的階段成就道果,或乘願再回到世間來,或往生淨土去,生死自如,了無罣礙。

轉化色身,唯定莫屬


      在還沒有見到「菩提」悟道之前,修定可以轉化此一業報之身,待氣脈打通後,色身的障礙少了,「身見」就容易放下了,然後可以專注在修心方面,「身見」一除,「我見」就去了一半,修心就好辦多了,否則身體的酸麻痛癢放不下,多病多愁,身見不能去除,更別談修心了。
悟後起修,更須要定
     

      而已經悟道的人,修定更為重要,要轉化我們無始以來的習氣,證得圓滿報身,進而億萬化身,就非從定上下手不可,沒有可以不修定的。佛菩薩們與歷代的祖師們,沒有一個不是有相當的付出,而吃盡了苦頭之後,方能成就道果的。所以說那個方法是捷徑或是特別快車,不須付出什麼代價,就可獲得無上道果,都是方便之說,全部的真相並沒完全說清楚。天下會有少勞而獲的便宜事嗎?如果有,佛家所講的因果律,不就蕩然無存了嗎?
  

      甚至證到果位的聖賢,一切神通妙用,也是修定的結果,沒有定,「意生身」也不能成就,更不可能有化身境界了。修定最後還得與般若相應,才能隨時都在定中,定而無定,無定而定,方為上定。做到了「從心所欲而不逾矩」,起心動念都時時在定慧之中,戒律不守而守,煩惱不斷而斷,一切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從容中道,方為定之上乘。
極樂淨土,亦須修定
     

      即使往生到了極樂淨土,並非一了百了,修持的路,一步也不得少,還得一品一品的修上去,還是要修定。況且,此生沒有相當的定力,也無以與阿彌陀佛的願力相接,也去不了他的佛國淨土,自力不足,他力也接不上。「一心不亂」是定,「淨念相繼」也是定,「念佛三昧」也是定,其甚至於還在四禪八定之上,淨土行者又何嘗不須修定呢?到達了這些定境,一樣有可能開悟證果。

定有層次,亦有岔路

  定的境界與層次各有不同,很難一一描述,一般來說,身心覺受全無,而又清明在躬,無著無住,卻又一切了然,進而人天合一,能所雙亡。一個大修行人,是無時不在定中,隨時與本體般若相應著,無住無著,卻又一切清清楚楚,不住動也不住靜,非空亦非有,也是空也是有。一般人做不到,也只有先從打坐修起,待功夫成熟之後,再進一步推廣到行住坐臥之中,剛開始時有入定也有出定,修定到家的人,隨時都在定中,也無所謂出與入了,定而無定,無定而定,心中如還有個定的觀念,早已落於下乘。而定必須要與般若相應,否則易入枯禪或狂禪。定境因人而異,其間岔路也很多,也許時有境界現前,「凡有所相,皆是虛妄」,好境壞境一概不著,只要抱持著「佛來佛斬,魔來魔斬」的信念,就不應會有什麼問題。
     

      再說修定不等於打坐,但打坐卻是修定的初步最佳方法,真正的定不一定要靠打坐,什麼姿勢都可入定,但初步修定,最好還由打坐修起不可,打坐只是一個修定的方法,由於我們業習過深,妄念紛飛,非由此慢慢薰習矯正不可,當然還是由作意開始,念佛、參禪、持咒都是作意,其初步的目的是將心念統一,制心一處,進而得止(念止、息止),然後才能談得上定。初步的定還是要靠色身四大調順了後才有的,中脈沒有打通,就不能做到氣住脈停,是無法入深定的,待功深成就後,身心可以分離,定力也就不須靠這色身了,屆時在生死的道路上,方有自如的把握。

定乃功夫,沒有捷徑

      南老師曾常感嘆說,我們這些知識份子學佛,算盤打得太精,到處要找捷徑貪便宜,今天修道,明天就想開悟證果,今天打坐,明天就想得定,完全是做生意的心態,深怕上當,對一切法門都抱懷疑之態度,深怕多付出一些,就吃了虧,不肯一門深入,契而不捨,當然難有所成。學佛沒有一些傻勁,也難成就的,上智與下愚的人都容易學佛,上智者智慧超群,當下證悟,下愚者老實修行,亦可成就,而中等之智如我者,顧慮過多,則困難重重矣!

  以上乃末學一己淺識,恭請賜正。謝謝!



南師批示:7月28日閱悉。知見甚正,可喜如實而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d4afa0e0100mic7.html

-1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十二因緣

南老師說:十二因緣 南師在《禪與生命的認知》中強調:千萬要記住,因為佛的一切大小乘的經論,一切修行方法,都是從十二因緣大原則出來的;八萬四千法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