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普說準提·《禪宗的上師相應法》/首愚和尚

普說準提·《禪宗的上師相應法》

禪宗的上師相應法

      首愚和尚一百年四月峨眉關中準提三共修開示錄之二

      在密法中很強調的是上師相應法。上師相應法,很多人一聽到,就會以密勒日巴親近馬爾巴上師那種愚忠、愚誠、愚孝為例子來比喻,那當然是上師相應法的一部份,愚得可佩,由愚中顯其難能可貴的對上師的五體投地的信任。但這樣的與上師相應的表現,嚴格來說還不夠。

      我經常說,上師相應法其實是智慧相應法,怎麼相應?

      完全信任的以師意為己意在黃檗禪師眼光中,很容易落到他的兩句名言中,「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你的見地跟你的師父、跟你親近的善知識一樣不差,你有如另一個他,那你只是能隨他亦步亦趨的一個他的影子而已。講得再難聽一點,你在法上若有所表達,那也只不過是鸚鵡學語而已。所以,黃檗禪師這話的棒子打得很重喔!

     「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你跟你的善知識能並肩,那你等於矮了半截了。黃檗禪師接著說必須要「見過於師,方堪傳授」,六祖見五祖的情況就是這樣,永嘉大師見六祖惠能大師也是這樣,「臨機不讓師」,有超師之見的方便能應後代的新機,不然佛法不進則衰矣!

      六祖去見五祖的時候,五祖就問六祖:「汝何方人?欲求何物?」六祖說:「遠來禮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五祖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五祖說你是一個來自邊疆地方沒有開發、文化非常落後的地方的人,你也想成佛?五祖的話非常鄙視,是故意地在考驗六祖的。但六祖毫不讓步,他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這句話把五祖的嘴巴都完全堵住了。難道有文化的地方才有佛性,沒有文化的地方就沒有佛性嗎?這句話可以說太到位了,是智慧相應啊!

      我當年在佛光山閉般舟三昧關,每個禮拜到十天左右,總要把我閉關日記寄到台北給南老師批。等到南老師批下來寄到,我的身心變化又不同了。你說,我聽還不聽?南老師批回來的批示但作參考而已,因為太多情況已經事過境遷了。所以,修行人自己心中要有主,要很清楚你要什麼。在這個地方就是要跟般若智慧相應,沒有別的。親近南老師幾十年,我的一個原則就是這樣。

      南老師教了大家那麼多方法,每一個方法就是要拿來實驗、實驗,但最終還是要自己有擇法覺支,能善擇法,選擇跟你身心最相應的方法。幾年前,南老師從美國到了香港,一再強調《達摩禪經》的重要。《達摩禪經》裡面最重要的是講「安般法門」,就是《大安般守意經》的行持路線。其實,南老師在佛光別院講「融會顯密圓通修證次第」,以及後來講「如何修證佛法」,裡面都提到了安般守意品這佛陀教他兒子羅雲比丘的方法。在這一方面,我很早就實驗過了。

      我的師父仁公上人,當年日常法師、惟覺法師也都在一起親近他。我師父有一天在同淨蘭若的大殿教安般法門數息法,大約有半個鐘頭左右,我們就各自回寮房。我一回寮房一試,馬上就相應了,整個身心都空掉了。所以說,我在安般法門也是有相應的地方,但是後來,我一直沿用的卻是耳根圓通法門。

      去年,在南老師的太湖大學堂靜修三個月,之間大家也是每天要寫日記給南老師看的。我那次總共繳了三次日記,第一個禮拜寫的繳了兩次,最後要離開的時候又繳了一次。我說:「老師這一次我來這邊靜修,沒有好好地寫報告。」老師安慰我說,「真正在用功,我清楚的」,這是他老人家的智慧。

      當我剛從佛光山般舟三昧關的關房出關,就是一九七九年一月三號我離開佛光山,到台北親近南老師,正式成立大乘學舍作了當家。那次一見面,南老師就送我頂高帽子,他說:「你雖然話不多,平常不太講話,其實在見地上,你蠻有思想的。」基本上我一直是用我的真心在體驗佛法,不是作應酬用的。沒有經過我實驗過的,我認為都不算數。要應酬、要拍善知識的馬屁,南老師七十大壽人家要我寫篇文章,我都不寫。我隨和,但我也有擇善固執的一面,我有我的看法。我的修證不到,我不隨境稀鬆帶過。簡單講:你再高,那是善知識的高,重點是自己要懂得把善知識的教導接過來變成自己的養分,而且還更要從中透出來才行。

      整個佛法是這樣的,這就是黃檗禪師講的真正的上師相應法了。佛法是智慧之學,不是愚夫愚婦的愚忠愚孝那樣就夠了,這點大家一定要清楚。在上師相應法上,密勒日巴的成就可不止於一般人所見的他對他師父在事上的那種行為的效忠啊!







-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唯識大綱

南老師說:唯識大綱 南公懷瑾先生 講述 (遼寧讀者根據 南老師講述的《楞嚴經講座》錄音整理,雖經多位有心者校對,限於能力水平,恐有差錯,但閲讀錄音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