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普說準提·《攝心好向大道行》/首愚和尚

普說準提·《攝心好向大道行》

攝心好向大道行·100年4月

首愚法師

      禪林傳授的準提法,並不是侷限在一宗一派裏的準提法,而是融合於佛法的一切法門中。所謂大佛母準提菩薩行法,也是大般若法的修習,乃一切佛法的根本母法。

      你瞭解了準提法的修習次第,也等於瞭解了整個佛法的修行次第。對於準提法及整個佛法,應該有這樣的認知,這樣的融會貫通,才不會把佛法講偏,倡了一法,貶了他法。

      準提儀軌要行者先從觀字和持咒中讓身心寧靜下來、收歛回來,這樣便易與後面儀軌所要求的內容相應。

      古來祖師大德所謂佛門四大威儀,「坐如鐘」,坐時要坐得如一口鐘那樣穩當。「行如風」,跑香時應有如風行似的飄逸自然,二手自然擺動,往前大致與肩同高,再擺回來,雙手有無擺動效果很大不同,所謂行如風,是從容不迫,輕鬆自在的。「立如松」,站立時如松樹般的挺拔。「臥如弓」,晚上睡覺休息時是吉祥臥,這個睡姿免你做惡夢,是所有睡姿中最好的,經過大修行人實驗過的。要合乎這四大威儀,與攝心有關,攝心得好,自然四大威儀就莊嚴,得身心變化的好處。

      佛法八萬四千法門都是方便法,簡單而言在攝心。怎樣把心安住下來,讓我們變化氣質,讓病苦愈來愈少、煩惱愈來愈少。千萬不要小看攝心,攝心可通一切法。比如淨土宗修唸佛法門有三要:信願行。其中的信心由攝心可得增長。心不攝,心就散亂了,惶惶惑惑,如何安住而向佛領會佛法呢?

      從觀字和持誦咒語下手,準提法門是一個簡易的法門,可以融入日常生活中的每個角落,行住坐臥都用得上,用不上是你對法尚不夠純熟,用心還不夠,理解還欠缺。那怕你在餐館打工,洗盤子,也可以一邊唸咒、觀想,工作中就是道場,端看有心無心,有心,處處皆是行道處。有位道友說二年多沒來共修,要照顧母親。記得以前在泰國寺廟,他說他修得蠻進入狀況,可是接著逆境來了,二年多沒修。我說你顛倒,修行就要經得起考驗,逆境來了更要修,身體好要修。身體不好更要修,不要好高鶩遠,千萬不要愛追玄之又玄、妙之又妙的,那跟你不相干。佛法很平實的,最平常的、最平凡的,就從字觀與持咒的攝心下手。

      觀字或老實持咒可以貫穿淨土法門的持名唸佛、觀想念佛、實相念佛;可以貫穿般若法門的文字般若、境界般若、實相般若。六祖慧能大師說「禪宗以無相為體」,但凡夫都很著相,若要進入無相境界,必須先從明相、了相下手。明相者,明白一切現象,了相者,不住一切現象,這要先有一顆安穩自覺的心,那樣對於人生種種境界和事理的來龍去脈才能看得一清二楚,了然於心,知道如何善應、善了,解脫自在。

      明相、了相也可以從六祖大師說的懺悔來理解。懺者,懺其前愆,明了問題在何處,等於明相。悔者,悔其後過,不再犯,等於了相,同樣要依於攝心而啟自覺的發現。

      那些事該做,那些事不該做,明辨是非善惡,一切現象看得很明白,道理瞭解後,如何實踐,如何完成,最後臻於圓滿,這就是起信後的願與行。願與行圓滿了,人就無牽累,那就無相了。一切沒有對立,矛盾統統化得乾乾淨淨的,這便是心淨國土淨。心淨了才談得上自度度他。所以人生一路走過來,是要經過千錘百鍊的,你不先得攝住己心,從穩住自己生命的脚跟修起,那什麼都談不上。

      來!希望大家有緣來學字觀、持準提咒,你的心光、智慧光正在那裏照耀著,別錯過了這一世難逢的佛緣。







-1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道家上品丹法《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南老師說:最上乘大道《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清淨經》原文: 《常清靜經》(又稱《清淨經》)是《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的簡稱,大約成書于唐代,收錄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