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Board logo

標題: 南老師說:西藏密宗藝術新論 [打印本頁]

作者: GreatSupreme    時間: 2013-4-1 23:42     標題: 南老師說:西藏密宗藝術新論

西藏密宗藝術新論

南懷瑾

      人類精神文化的延續,在言語文字之外,應該首推繪畫。上古之世,文字尚未形成之先,在人們精神思想的領域中,凡欲表達意識,傳播想像之時,唯有藉畫圖作為表示。中國文化之先的八卦、符籙,與埃及的符咒,印度的梵文等,推源其始,都是先民圖畫想像之先河。降及後世,民智日繁,言語、文字、圖畫、雕刻、塑像,各自分為系統,而繪畫內容,亦漸繁多。人物、翎毛、花卉、山水、木石,由平面的線條畫,進而至於立體。抽象與寫實並陳,神韻與物象間列。由此可見人類意識情態綜羅錯雜,不一而足。但自窮源溯本而觀,舉凡人類所有之言語、文字、圖畫等等,統為後天情識之產品。形而上者,原為一片空白,了無一物一事可以蹤跡。故禪門不取言語文字而直指,孔子以“繪事後素”為向上全提,良有以也。

      由圖案繪畫而至於描寫人物、神像,在中國畫史而言,據實可征,首推漢代武梁祠石刻。過此以往,史料未經發現,大抵不敢隨便確定始作俑者,起於何代何人。自漢曆魏、晉、南北朝、唐、宋以還,佛教文化東來,佛像繪畫與人物素描,即形成一新的紀元,如眾所周知的雲岡石窟、敦煌壁畫,以及流傳的顧愷之的維摩居士圖、吳道子的觀音菩薩等,形神俱妙,但始終不離人位而導介眾生的神識想像,昇華於天上人間。

      然自隋唐初期,隨佛教東來之後,由中北印度傳入西藏之密教佛像,神精筆工,形式繁多,頗與當時敦煌壁畫相類似。唯大行于邊陲,中原帝廷內苑供奉,亦少所概見。迨元蒙以後,方漸流行。明、清以來,民間稍有流傳而亦不普遍。在繪事而言,西藏的佛畫、雕塑,均與內地隋唐以前,同一法則。所有佛與菩薩之造形,大多都是細腰婀娜,身帶珠光寶氣,如佛經所謂:“瓔珞莊嚴”者也。宋元以後,凡中國內地之佛像,大體皆喜大肚粗腰,顢頂臃腫,肌體以外,最好以不帶身外之物為灑脫。由此可見,隋唐以來之佛像,無論繪畫或雕塑,多具有佛經內典的宗教氣氛,以及濃厚的印度文化色彩。宋元以後,畫像與雕塑,亦受禪宗之影響,具有農業社會的素樸,人位文化的平實。此從大概而言,要當如是。

      晚清以來,文明丕變,西藏密宗忽又普及內地。而中國與流傳日本的顯密各宗,彼此互相融會。舊學、新說之外,連帶久秘邊陲之藏密佛像、圖畫、雕塑,無論為單身、雙身或壇城(曼荼羅),已非昔日錮閉作風,大部公開流傳。抗戰時期,成都四川省立圖書館,曾經舉辦一次西藏密宗佛像原件的大展覽,洋洋大觀,見所未見。及今思之,當時這批博大文物,想已煙消雲散,不知是否尚在人間,頗為悵然!

      初來臺灣時,顯教之經典畫像,亦寥寥少見,遑論密教文物。間或有之,大抵皆深藏不露,視為絕不可公開的神聖瓌寶,不是視同拱壁,即是價值連城。佛說:“法無正末,隱顯由人。”今之行者,不知與時偕行之理,徒以抱殘守闕之愚,欲與科學時代之公開文明相拒,豈非自取滅裂。《易》乾文曰:“先天而天弗違。後天而奉天時。”此理不明,何以言佛。西藏大變後,凡藏人僧俗攜出之佛像,繪畫的,雕塑的,均可於海外各地隨便收購而得。而國內行者缺乏整體概念,不知從文化觀點作一統籌收集,致使吾佛如來、諸大菩薩,亦皆隨時與勢易,流落他方。而二十餘年後的今日,大多藏密佛像,已在美國被人收集而作學術性、藝術性、神秘性的公開翻印,公開研究。無論為單身的、雙身的、壇城的,皆有黑白集與彩色集之影印,與大幅像、小型像之銷售。青年學生留學彼邦者,或為崇敬請購,或為趣味欣賞,大體都視為奇異刺激而疑情頓起。國故外流而家人乖睽,自家文化寶藏不識而求珍於異域,良可慨也!

      但在美國而言,密宗畫像之收集翻印,初由少數醫生,試用密宗的神秘修法,作醫學治療試驗。漸而擴充為精神科學的研究,將擺脫宗教色彩而形成新文化的一系,與原始宗教信仰的形式,已大異其趣。且已有人將蓮花生大士與各種壇城圖案,做成旅行袋或腰袋背心上之裝飾,蔚成一時風氣。思想形態古今變易,宗教信仰與物質文明互相抵觸,衛道者僅從表面視之,頗為憂憤。殊不知未來科學發展的歸趨,正為剖尋昔日宗教的目標,終無二致。過去在民智未開之時,宗教以神秘作風指示生命的真諦。現今以後,科學以精詳剖析,尋討生命神秘之究竟。即俗即真,空有不二,不受形拘,但求神髓,終至兩不相妨而相成也。

      唯今國外因密宗藝術佛像之公開出版,質疑函詢,爭論繁興。今就其中問題之犖犖大者,並此寄語。

一為密宗畫像之形態問題:

      如由表面視之,此類畫像已失去顯教佛像莊嚴慈祥本色,且坦然言之,卻易使人生起猙獰怖畏之反感,何況大多不類人形,又異習見物像,其故為何?曰:在佛而言佛,一切佛皆就體相用而取法報化三身之別名。顯教佛像之莊嚴慈祥面目,乃表示本性清淨法身之本來。密教佛像之奇形異態者,乃表示化身、報身之各具因緣。諸如多目、多頭、多手、多足、多身、異類身等等,統為佛學內涵之表相。舉一言之,如大威德金剛像之怪異,實皆為顯教教義之圖形,舊稱謂之表法。如雲九面者,即表大乘九部契經。二角者,表真俗二諦。三十四手,加身語意三門,即表三十七品。十六足者,表十六空。右足所蹈人獸等八物,表八成就。左足所蹈鷲等八禽,表八自在。裸形,表無罣礙。發豎,表度一切苦厄。他如有身具三十六足者,即為三十七菩提道品之表法。十八手者,即為大般若之十八空,亦為十八界。三眼者,即三明,亦為佛眼、慧眼、法眼之示相。九個頭者,為九次第定,亦示大乘以十度為首。兩隻角者,即為智慧莊嚴、福德莊嚴之示現。其面為牛頭者,即具大力之意,亦含有印度文化習慣觀念,尊重牛的象徵。風土人情不同,不必拘為一談。全身瓔珞莊嚴者,表示一切差別智的圓滿。腳下有許多的牛鬼蛇神,人非人等,即表示解脫下界,破除魔軍,昇華絕俗之意。其他畫像如六臂者,即表六度法相。四臂者,示慈悲喜舍風規。凡此等等,皆為佛經義理之圖形,故為淺智眾生,由識圖而明義而已。是以經說大威德金剛,即為大智文殊師利化身。舉此一例,余由智者類推可知,不必一一詳說。

      至於各種壇城表法,與人身氣穴亦有關聯。如蓮花為心脈氣輪。三角為海底脈氣輪,但視初生嬰兒之外形即知會陰為三角地帶也。在此附帶說明今日針灸之學,一般皆未仔細研究及此。蓋人身之氣穴,並非完全如圓形,正如天體星星相同,有三角形的,有長方形的,有橢圓形的,有六角形的等等。故有時用針,抽出稍帶血跡者,雖無礙人體,但實不知人身乃一小天地,某部某穴,如天體星星的布列,應屬何種形狀,倘在三角形穴道之處,針偏外角,已非正穴,略偏週邊,故觸及微血管,拔之即有血跡。如明乎此,對於針灸氣穴之運用,又當另啟新境界也。此乃古傳所秘,我今在此亦明白說出,俾更有益於醫學,如用佛學術語,則可說為。以此功德,回向法界眾生,同得樂康之身,是所願也。

一為密宗雙身佛像,跡近穢褻問題:

      此實古今中外久遠存疑,昔日人所諱言,今則因教育之發達,國外性教育之公開,反有欲蓋彌彰之勢。甚之,在國外之流毒,有因此而促進性行為之氾濫不軌者。在國內而言,不知內義之士,往往將清代雍和宮之歡喜佛與《金瓶梅》並列為誨淫之嫌。舊時視此為密教之密者,當亦有避嫌之意。其實此一問題,有三重要義理,卻非一般所知。

      首先以宗教教旨而言,此乃吾佛慈悲,為欲界多欲眾生,謀此一路,正如《法華經》所說:“先以欲鉤牽,漸令入佛道。”為教育上不得已的誘導向善的方便,智者一望而知,不足為訓。

      次則,昔日中外文化,無論為宗教的、哲學的、教育的、倫理的,對兩性問題,不是遏阻的不許談論,即是道德的逃避之。然文不勝質,千古人類,未嘗因宗教或教育而稍戢淫欲,甚之,可說是隨時代的演進,愈趨愈烈,在古代而言,不避嫌疑而面對現實,作解鈴繫鈴之教育者,唯此藏密和道家南宗而已。綜其教育目的,在以楔出楔,警告世人縱欲者不過如此,當縱速回頭。但世間萬事,利害相乘,順化逆化,都滋流弊,豈止此一事如斯而已。即如今日歐美性教育之公開,亦未敢斷言必然是利多於弊。但兩害相權,隱亦未必如顯耳。

      再其次,雙身形像,實表示人體生命中,本自具有陰陽二氣之功能。凡夫未經嚴格修持,不能自我中和陰陽二氣。故偏逸流蕩而引動淫欲。如能中和自我生命之二氣,則“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即可想凡入聖。不然即為欲界眾生,具體凡夫,生於淫欲,死於淫欲而已。如能嚴持戒、定、慧而離欲絕愛,方能至於“菩薩內觸妙樂”之境,終而成為無男女相,不向外馳求矣。如《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所謂:“是人淫欲多為增淫欲而得解脫。是人嗔恚多為增嗔恚而得解脫。如難陀、優樓頻騾龍是。如是等種種因緣得解脫。”智者由此觀而精思,不為法縛,不從相求,即可灑然一笑而得除粘解縛。然後方知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所謂男女相,即非男女相,方能得少分相應。

一為今世現實的人類學與神學問題:

      對於密宗畫像,凡具有宗教成分者視之,易啟精神幻觀境界云云。而從學術研究者視之,則認為荒謬絕倫云云。凡此兩種觀念,亦應有一說。

      在前者而言,須當明瞭密宗佛法之興趣,確為後期佛學之傳承。唯其教理,則憑唯識法相之學。用之表法,則取印度固有婆羅門等教遺緒,揉以佛法而昇華之。如真知灼見印度流傳至今之婆羅門等教神像,則對此已無足異。例彼與此,大致類同。國內國外收藏家,有印度婆羅門等教之單身雙身像者,不乏其人,求證可知。如不明唯識法相之真義,徒事盲目推崇,未免為有識者所譏,應當自省。

      有後者而言,舉凡世界各處之宗教神像,要皆與該教發源地之人位本像相同,始終未離人界而能另圖天界神像者,其理至為有味。甚之,談鬼者亦如是,並無二致。唯密宗之像,取欲界、色界之抽象,雜人性、物性之圖形為主,故視他家皆為不同。是否神人之形,確為如此,姑存之他日以待求證。

      總之,佛說心外無法。“心生種種法生,心滅種種法滅。”禪門古德有謂:“即心即佛”。又說:“不是心,不是物,不是佛。”即是即非,無不非而無不是。如觀密宗像法,由藝而至於道也,亦何不可。至於咒語問題,如密宗《大日經義釋》曰:“一一歌詠,皆是真言。”且拈此解以為結論,並以應錢浩錢、朱靜華夫婦影印是冊時,幾度虔誠懇囑之願,是否有當,皆成話墮。知我罪我,自性體空,還之彌勒一笑可也。



   〔一九七二年,臺北〕




-




歡迎光臨 尚南論壇 南懷瑾書友會 (http://greatsupreme.joinbbs.net/)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