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修道與問學 /畅钟

修道與問學

--畅钟
2012年 11月 19日






       一代大師南懷瑾於2012年9月29日駕鶴西歸,或入佛國,自在清靜。然棺已蓋,論難定。以先生傳奇之一生,貫通中西之學,兼修道與學問於一身,又有何人可妄加評語;幾人步先生之后塵,傳道授業解惑於芸芸眾生乎?
      南先生早年曾入行伍、行軍旅、學武藝、求方術,后期曾打禪問道,遍訪奇人隱士,苦修密宗,研修諸子百家,旁涉西方諸學。晚年多處辦學,傳播中國傳統文化,解讀釋道儒之典籍,指導眾生之修行。於今物慾橫流、道德淪喪之時代,功莫大焉。暢某不才,非敢橫論是非,乃以「修道」與「問學」兩途,介紹南先生之一二,難免挂一漏萬,還望諸多方家海涵指正為是。特約撰稿 暢鍾
   
      但汲清江不煮茶

      南懷瑾先生多年修道之經過,以印度古文化之大成者佛教三藏、中國道教文化以及儒家理念為根本,其中身心求證之經過,難以被外人所道。今日之論說,難免有隔靴搔癢之嫌。古人云:言語道斷,心行路遠。再言之:道不可言,言說非道。而今日言荃之外,如何聞道?
      南氏洋洋灑灑五十餘部著作,或能解讀其心路歷程,其中既有修道之體會,也有思辨之抽象,今日吾以凡人之心,略述其中之要點,不求傳道,概探討其間之與我等有所裨益者,若有差錯,與南氏無關,錯訛之處一人承擔。
    修道之目的何在?此一問題,當為一前提,否則騎驢覓驢,何達真如之境?眾漚泛海,何入眾生之耳?南氏在《習禪錄影》中有一段「與居士語」,或可明了其修道之真境:
      「心平氣和即是道,內無一法要得,外無一法可見,心平則國土靜,佛國莊嚴,佛與眾生,同一毗廬性海,亦名和光同塵,心性一如,心者自性毗廬遮那佛,性者眾生相是,百界千如,各如其如,如者平等心是,心平則虛空為座,有情無情,皆演如來無上妙法。學佛勿向希奇高深中求佛法,但能於二六時中,心平則佛法現前,故諸佛菩薩示現眾生相,而不异於眾生,而得自在身。眾生著意求佛法,不了自性,閱盡三藏十二部經,為知見纏縛,如蠶作繭,纏縛轉深,但能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我亦堯舜,堯舜亦我,了無差別,是以如來婆心,大叹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心不平則隨萬境轉,心平則佛魔一如,百界一如,遠離顛倒妄想。故云是法平等,無有高下,諸佛菩薩聲聞緣覺修羅六道眾生,同一性海,一時具足,故云不增不減,不垢不净,有一眾生起嗔障貪愛,即是自性眾生未度,故外見諸非,心有染净,若了自性,不起善惡;善惡了了分明,即是無差別中,了知差別意,於差別中,了知無差別意。眾生與我性海一如,是以無佛可成,無眾生可度,是名摩訶般若波羅密多。」

      修道真境在「平心」

      以上南氏語錄,雖極平實,然道出修道之目的,其中之「平心」,或為境界之言,如六祖慧能言「菩薩本非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雖淺顯至極,然大千世界,又有幾人可以達到?因是其故,方法、途徑、階梯當為修道之人所注重,此乃功夫之依賴也。從此意言,南氏在《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此書中詳盡解釋佛、道、儒之打坐修煉之方法,探討其异同,并指出其理論根據,有興趣者可參詳。而在《禪海蠡測》《南禪七日》《習禪錄影》《定慧初修》等多部著作中,可并參閱,共啟惠根。
      現實之中,部分修道之人,唯以生命之長壽為其目的,其實可能走偏了方向,若僅僅求一己之軀體之安然,豈不最大之自私乎?南氏說道。
      那麼,道是可以全修的嗎?「祛病延年」的「長生不老」之術,的確是有可能的嗎?就我的知識範圍所及,可以大膽地說:有道可修,「長生不老」是有可能的。但是必須了解,這畢竟是一件個人出世的事功,并非入世利人的事業。如果一面要求現實人生種種的滿足,同時又要「長生不老」而成神仙,那只有問之虛空,必無結果。(《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
      簡而言之,以大乘佛法論之,所謂修道,不止度己,更關乎度人,以求真如之普照,六道輪回之斷滅,利益眾生,於煩惱中見菩提,於人倫日用中求得圓滿之境。此乃南氏求道之昭然之理,或於修道之人有益之言。

      欲起天心喚夢醒

      那麼,南懷瑾先生對中西文化之解讀,對釋道儒之弘揚又有何見解,下面略論之,以饗同好。余以為,今之人世,若要深入釋道儒之堂奧,南懷瑾先生之諸多著作,不失為登堂入室之階梯。
      南懷瑾先生對佛教典籍、道家典藏、儒家經典均有其精深之研究,而力圖匯通其間,探求儒釋道三家之共旨,南懷瑾在《禪海蠡測》中說到:
      儒佛道三家學術思想,二千餘年間,跡雖相距,理常會通;外則各呈不同之衣冠,內容早已匯歸一途,共闡真理。嘗謂三家學術,論其端緒,則各有偏重。所謂偏重者,第言其入門途徑之所取尚,非謂整體皆然。如儒家則偏重倫理,留心入世,善則有俠氣,弊易入霸道。佛家則偏重心理,志求解脫,善則無可非議,弊則流於疏狂,而皆以心法入門,超拔精神進於「形而上」者。道家則偏重生理,從形質入門,善則出神入化,弊則易落私吝,而亦終外形器,而達「形而上」者。入門方法既有不同之等差,故為學為道之始,不期然而見偏重之异跡,及其終皆歸於道。佛說「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旨哉言乎!「會萬物於己者,其唯聖人乎!」故為學為道之極致,皆以「無緣慈」、「同體悲」而興「民胞物與」之思,此皆三家之同一出發點也。

      力求匯通三家之言

      南懷瑾先生雖力求匯通三家之言,然對於釋道儒各家經典之闡釋尚有諸多專著,比如其對佛教典籍之研究有《楞伽大義今釋》《楞嚴大義今釋》《花雨漫天之維摩說法》《圓覺經略說》《唯識與中觀》《中國佛教發展史略》等等。對道家之研究,有《老子他說》《莊子講記》《中國道教發展史略》等等。而對於儒家學說,則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易經雜說》《原本大學微言》等。均可資參詳慨玩。
      南懷瑾對中國文化的發展,基本上以為出自夏商周三代,到先秦而諸派分立,到宋明時期則又趨於融合,南懷瑾之「合·分·合」之論斷,與章太炎、梁啟超、胡適之論斷有所相同之處,但有別於章氏梁氏胡氏。他認為,三代文化自確定天、神、人三位一體的思想以后,后世儒家的天人合一學說,與道家人神同體的觀念,以及道教的敬天、事神等宗教儀式的建立,都是基於中國上古三代文明而出發,若加以神格化,便形成為宗教思想,如加以人格化,便成中國的人文哲學,而且因此亦可了解中國文化何以特別注重人生哲學的根本原因之所自來。
      南懷瑾先生博覽群書,涉及歷史、歷代文人筆記、野史雜記,其融「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於一爐,故而其講學授課,往往談笑風生、趣味盎然,其對西方哲學及現代科學也多有涉獵,但最終南氏將所有學問熔冶一爐,必有其根本理念之所在,方能提綱挈領,綱舉目張。

      心物一元之唯識論

      南懷瑾先生的哲學思想可以一言而括其根本,即是其反覆強調的「心物一元論」,南懷瑾的「心物一元論」出處有二,其一為佛教,其二為《易經》,南懷瑾在《唯識與中觀》中說到:「就是說,整個的三千大千世界,心與物這兩方面,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就是等於我們現在所講心物一元是一體。」在《易經雜說》中言乾卦:「『大哉乾乎,剛健中正,純粹精也』。接著說乾卦所代表的性質,是剛健,中正,純粹的精也。用現代的話來說,這里是說乾卦是宇宙萬物的本體,這個本體不是屬於物質的,物質不是宇宙萬物的根本,唯物哲學以物質當作宇宙萬物的基礎,西方的唯心哲學也沒有說對。《易經》的哲學是心物一元的,這心物一元叫作精。」
      南懷瑾先生對佛教顯然情有獨鍾,認為佛教思想博大精深,可涵蓋古今中外之一切哲學、科學之根本,南懷瑾言:「哲學的最后,必須要走入形而上學。形而上學的最高處,全世界學術文化,據我所知,除了正知正見的佛法以外,更無第二法門」(南懷瑾《唯識與中觀》)。
      當然,正是南懷瑾對佛教教義之理解有別於近代歐陽竟無、馬一浮、熊十力等大家,所以,其以佛學之理念統帥中國學問之精神,以及力圖打通西方現代科學,構建其「心物一元」之學術體系,自有其精彩之處,如今學術分科愈細愈密,而人們常常局限於專業之框架與眼光,關於世界、社會、人類之本質則少有概述與提煉,從此意義而言,南懷瑾畢其終生之探索而形成的一系列學術思想,無疑為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對今天「物質主義」橫行之年代,尤其有振聾發聵之功效。
      最要者,乃在於南懷瑾不僅僅探究學術理論之根本,同時身體力行,以其「心」「身」求證,力踐聖哲之奧妙;於滾滾紅塵中,闡發道學之幽微;弘揚真法,以挽頹敗之學術;談笑風生,和其塵同其光。逝者如斯夫!后輩學人,當繼其精神,奮勇前行,以告慰先賢,求真如之聖境,化儒道於當世,融中西於一爐,豈須待乎?
      行文至此,當賦小詩一首,以赞南懷瑾先生:「躍馬馳疆場,天地任我行。靈岩飛白雲,峨眉藏小經。非想定入密,真如自觀空。老來辦學堂,談笑儒道輕。返璞歸真后,一心并物同。胸中何所繫,藐然一仙翁。而今演真義,道與誰人聽?」

注:「但汲清江不煮茶」「欲起天心喚夢醒」為南懷瑾先生詩句。







-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老師說:達摩四行觀與三際托空 南懷瑾先生 講述    宗誠師:目前下功夫先以修止為目標。 師示:你修止用什麼方法?   宗誠師:本來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