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不明己心 修法無益|古國治 先生

不明己心 脩法無益A小.jpg
2013-10-20 22:15

不明己心  修法無益


古國治老師在復旦國學社座談會

(張傑 整理)

————————————



      本期禪茶由古國治先生主持,圍繞“本心”等佛法問題與會員進行問答和互動。古先生循循善誘、妙語連珠,會員們踴躍發言,一問一答中,禪機盡顯,啟發慧思,讓人回味悠長。以下記錄盡量保持對話原貌,旨在重現活潑場面。

佛教 佛學 佛法

古老師
      諸位下午好,大家都是衝著佛法來的,我想請教諸位一個問題:佛教、佛學和佛法是一樣的嗎?

某會員:佛教綜合的含義應該更廣一些,佛學應該是對佛教研究的一種學問,佛法應該是信仰的一種。

蔡沛賢:我認為都一樣,我們都以佛陀作為人生的榜樣,來學習佛陀的品質,我個人看來,佛教、佛學、佛法都是一樣的。

楊奮強:這三個是體、相、用的關係,佛法是體,佛學的表現是相,佛教是一個組織體系,是用。

古老師
      我個人意見,佛教屬於宗教,有的人佛學都不懂,只懂得拜佛,這就叫宗教。佛學屬於知識,人們把佛學當知識、學術來研究,可以寫很多書。佛法則比較偏向於科學。因為科學可以懷疑、可以驗證。所以在禪宗裡面,有“小疑小悟,大疑大悟,不疑不悟”的說法。並且佛法可以修證、證果,可以把自己的身心當試驗品來試驗。
      佛法包涵了佛學,也包涵了佛教。在佛法裡,可以走佛學研究的路線,也可以走宗教的路線,同樣,我們也可以走科學實證的路線,我個人認為未來的佛法必須要和科學相結合。佛法裡包涵了很多科學的東西,例如很早以前釋迦牟尼佛就講胎兒在母體內七天一個變化,和現在的醫學完全是吻合的,佛也說到水里面有八萬四千蟲,我們現在叫做細菌,另外,佛法裡“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世界觀,也被現代科學所證實。佛法裡面有科學的部分,有哲學的部分,也有宗教的部分,我認為它本身是很科學的,現在的科學也越來越證明佛法講的東西是對的。
      另外,關於學佛的方法,有“信、解、行、證”,還有“教、理、行、果”。首先,接觸佛法從信開始,信為能入,《華嚴經》講:“信為道源功德母”,但是信了之後,要去了解這個道理,所謂“聞思修慧”,聽了之後,要去思考。比如《心經》,雖然非常簡短,但卻包涵了所有佛法的精髓,曾經有一個比丘尼念《心經》:“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當她念到“無眼耳鼻舌身意”的時候,覺得不對:我明明有眼睛、有耳朵,鼻、舌、身、意我都有,為什麼《心經》裡說沒有?於是就開始就懷疑,去探索、參究,她參了很久,終於參透了。佛經裡講了很多道理,僅僅了解是不夠的,關鍵是要去修證、去實踐,只有這樣才能證果。所以說整個“信、解、行、證”的過程就很科學。現在的科學是以外界的物質來作實驗,佛法則是拿自己的身心生命來作實驗,這就是佛法。

三心不可得

古老師
      各位都讀過《金剛經》,其中有句話:“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果這幾句話都懂了,整個佛法就懂了。佛法不在多,關鍵在於一通一切通。
    《論語》講“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了佛經之後,關鍵看怎麼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這個怎麼跟自己的生活結合起來呢?佛是如語者、實語者、不妄語者,講的都是實話,自己要去體會。請問各位,過去心可不可得?

某會員:佛都說了不可得,我們還敢講別的嗎?

古老師
      我一直講科學驗證,現在就是要驗證。我們學佛經常高推聖境,把佛的境界想得很高,自己不敢去碰;另外一種,自己高度膨脹,屬於貢高我慢。這是兩個誤區。我請教各位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我從開始到現在,講了好多話,請問我講的話還在不在?

蔡沛賢:當你聽的時候,你會產生一定的感覺,你那個相應或者不相應的感覺,那個心,現在已經不在了。所以說,過去心不可得。

古老師
      假如說我們憑直接的感覺,不要去思考,過去的心在還是不在?都過去了。這不是很簡單嗎?我們起心動念的心是不是生滅?我講的這句話是不是生滅?我們的思想是不是生滅?它起的時候馬上就滅掉了。所以,過去心不可得,就這麼簡單。未來心可不可得?不可得嘛。好,請問現在心可不可得?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如果能真懂、真了解的話,很多人生問題就解決了。

蔡沛賢:假如什麼都不可得的話,那用什麼來止住我們的心行?比如說我準備做一件事情,我要動一個念頭,是不是什麼念頭都不應該有?什麼都不應該做?

古老師
      說得好,問題來了。 《金剛經》說“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什麼是夢?在夢中的時候覺得都是真的,所以夢並不是沒有。所謂夢幻,就是好像有,實際上沒有。我們的起心動念、做計劃、做事情包括念佛、念咒、修行都是夢幻。有為法都是生滅的、不是永恆存在的。假如說抓住一個空,什麼都否定了,不敢起心動念,也是不對的。佛法說不要執著,不要執著什麼呢?有無兩端都不能執著。所以,“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跟“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是一樣的、不矛盾的。過去心不可得,並不是所有都否定、都沒有了。只是這一切都如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並不是說沒有相,是有相。

讀經是為明了自心

林峰:我讀的第一部經是《心經》,它很簡​​單,內容卻精深。有人說《心經》為所有大乘佛法的精髓,但也有人說讀佛經不能從《心經》開始。佛經有很多,那麼古老師您覺得哪一種讀法是比較合適的?

古老師
      關於讀佛經,有道是:“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經不依論,依智不依識。”讀佛經最好直接看原經文。但是現代人直接看經文有些困難。我個人認為,南懷瑾先生所解釋的佛經,不會偏差。看佛經的解釋要很小心,假如說解釋佛經的人沒有明心見性,所作的解釋未必是佛的真意,以盲引盲是很危險的,有一句話叫做:“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所以我建議各位,讀佛經看南懷瑾南先生的註解,因為他是真修實證過來的。在《習禪錄影》裡提到,悟了之後他也在懷疑,這個東西到底對還是不對啊?直到有一次在峨眉山,普賢菩薩親自放光給他印證。所以不用懷疑和擔心。解釋的書讀完之後,可以暫時丟一邊,直接看原經。唐代有一位宗密禪師,就是讀《圓覺經》悟道的,也有很多人讀《金剛經》悟道,讀《心經》悟道,所以讀任何經典都可以悟道。讀經是為明了自心。有句話叫:“佛語心為宗,無門為法門。萬法唯心,不管佛經三藏十二部再怎麼說,也離不開心。《華嚴經》的序裡有一句話:學道先須細識心,細中之細最難明,個中尋到無尋處,始信凡心是佛心。所以學佛有一個大方向,就是要明了自己的心

某會員:那怎麼去清楚認識自己的心呢?

古老師
      心沒有我們想像中的複雜。我年輕時非常悲觀,覺得人活著沒意義,甚至還自殺過,現在叫“憂鬱症”。想找出生命的意義,就去唸哲學,結果哲學裡面也沒找出個意義,後來跟南老師學佛。南老師講《指月錄》,五祖有句話:“不識本心,學法無益”。如果沒有認識清楚本心,那其他一切都白學了。當時我覺得這是非常嚴重的,然後就開始參:這個本心到底是什麼?走路在想、坐車在想、睡覺也在想,時時刻刻都在想這個問題,搞得人幾乎快發瘋了。忽然有一天,想到了:哎,就是這個!我就把它寫下來:就是這個。把條子拿給南老師,南老師一看,問我什麼是這個?他突然一問,我一下子答不上來,這個時候他突然一拍桌子:“哪有這個那個!”下來之後,老師說:“怎麼樣?一切如夢如幻吧?”“對,一切如夢如幻,您跟我講話也是如夢如幻。”從此以後,我整個人生觀就轉變過來了,就如此之快。甚至我寫字的字體都不一樣了。
      我認為要懂得把佛法跟人生結合在一起,這才是真正學佛的方法,個人經歷僅供各位參考。

什麼是本心

虞荻荻:請教古老師,這個本心到底是什麼?

蔡沛賢:是空性,我不知道我說的對不對?還是請古老師說。

古老師
      這個心是什麼?你自己得去找,去體悟。我告訴你,那也還是我的體悟。
      《心經》所以名為《心經》,就是在講這個心:“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大乘起信論》裡把心分為真如門和生滅門,這兩個是一體的,我們的心有生滅部分,起心動念是生滅,情緒是生滅,所以能夠感覺到,能夠知道的,凡所有相,都是生滅的。先把生滅這部分弄清楚,再來弄清楚不生不滅的真如門的心,不受生滅影響的就是本心。生滅從哪裡來的?我們的思想從哪裡來?這些都是問題,需要去探究。什麼叫生滅?就是:“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念頭來了知道不知道?念頭走了知道不知道?我們一天到晚到底在怎麼樣過日子?
我們人生就是這樣:“莫名其妙地來,無可奈何地活,不知所以然地死去。”都在無明里面迷迷糊糊的過日子。把生滅、真如搞清楚,是初步的入門,也是最重要。佛語心為宗,本心的形容詞很多:空、清淨。 《六祖壇經》講:“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染塵埃。”講的就是我們這顆心,過去心可不可得?不可得。現在心可不可得?不可得,未來心可不可得?不可得。就是說本來無一物。
      《楞嚴經》前面七處徵心,八還辨見,第一步就是要把這顆心弄清楚,後面才是悟後起修。這個心,有沒有形象?可得不可得?有沒有中心?這些塵埃煩惱有沒有在這個心裡面?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看看你的心有沒有塵埃?心的本體是空的,起心動念是生滅的,叫做性空緣起。緣起之後馬上又性空。我講話是性空緣起,講完就沒有了,緣起性空。所有一切,分分秒秒都在變化中,如夢如幻,但是我們這個覺性,這個能夠知道的東西,它是不生不滅的,是不變的。昨天是它,今天也是它。以前的你,跟現在的你一樣不一樣?

某會員:不一樣。

古老師
      好,什麼東西不一樣?

某會員:細胞不一樣,相不一樣。

古老師
      思想不一樣,肉體變化也不一樣。好,我再問各位一個問題:思想是不是你?佛經都在探討這個問題,只是名詞不同。 《圓覺經》裏用“六塵緣影”來表達,思想也屬於六塵緣影。

某會員:你要先給我解釋為什麼不是,我才會說是。按佛法來說,肉身思想都不是我,但是要有大疑才有大悟,所以我先質疑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想。

張傑:思想本身是生滅的,就如今天聽古老師講課,我的思想發生了變化,後天又聽到另一位老師講課,我的思想又變化了,但是我還是我。

古老師
      對,所以變的是思想,思想是我產生的,是生滅的。

會員:那我也是生滅的。第一個我跟現在的我不一樣。

古老師
      好,是什麼發生變化了?身體不一樣,思想不一樣。這裡面有個問題出來了! 《楞嚴經》裡釋迦牟尼佛問波斯匿王一個問題,他說你小時候,三五歲的時候去看恒河的水,和現在的你看恒河的水,那個能看的一樣不一樣?答案是那個能看的真正的我是一樣的。這個能聽能看能說話的覺性是一樣的,我知道我產生思想的那個“知”那個“能”是不變的,所以在心經裡面叫做“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你再怎麼修它不增一分,不修它也不減一分,道家叫“日用而不知”,把這個“本心”、這個能產生思想的心的源頭搞清楚就對了。

董飛:我想請教古老師一個問題,剛才您講的,思想是變化的,但是我們能思想的覺性是不變的。一個是能,一個是所,但是在佛經裡面經常講到,能所是虛妄的,是變化的,是我們應該排除掉的。那麼這個怎麼解釋?

古老師
      先把能的這個東西弄清楚,“能所雙亡”是下一步的功夫境界。先把能的東西弄清楚,然後把持下去,修定,最後全部丟掉,那是後面的功夫境界。
      假如真弄清楚了,無能亦無所,見地到了,功夫也到了。

董飛:唯識裡面講認為能所是遍計所執性的體現,他並不認為能的方面,不知道古老師對於這個怎麼理解?

古老師
      你了解圓成實性的話,遍計所執性就丟掉了。你不了解的話,就抓住不放。遍計所執性,依他起性,圓成實性,這三個東西是互相關聯的。

楊奮強:能所就是起用,一起用,本心就丟掉了,你要是不動心,覺性就是存在的。你一動心就是妄心,動是體現它的相,不動才是真正的實在。

麥珂·項宇:佛經說緣起性空,那麼我們生活中有感有應,《心經》裡面講到無眼耳鼻舌身意,他無非是體悟一個不變的真如,以及緣起所具備的條件,感官作為條件是心的一部分,如果我們能夠明確知道這個過程都是虛幻的,都是諸法空相的。那就開悟了。

古老師
      先說一下,有個大原則,空、真如、本心不是修出來的,它本來就在那裡,只是我們沒有認識而已。能修起來的,就可以壞。真正的本心、如來藏,不是修出來的,是本有的。

麥珂·項宇:如果我們真的能證到空性的話,所有這些問題都可以放下了。如果我們能夠明了這個悟道的過程和覺的感應關係的話。就能夠明白這個五塵六識是虛幻的,這個關係被支解開以後,我們的本心自然就出現了。

古老師
      這是怎麼樣切入的問題。我們有眼耳鼻舌身意,第六意識有三量:“現量、比量、非量。”比量是推理、思考;非量是幻想;看到一支筆,不要起心動念,看到就看到,就是現量,一起心動念,有所分別,就是比量。修行是從現量進入。有句話:五法三自性,八識二無我,這句話把佛法講完了。哪五法?名、相、分別、正智,如如。名、相、分別是生滅的,但是分別背後的正智如如不動。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是一樣的,是不變的。本來無一物,也可以惹塵埃,但是塵埃是留不住的。這個正智如如和塵埃毫不相干。三自性:依他起性,遍計所執性,圓成實性。八識二無我,是後面起修的東西了。前面是把這個心弄清楚,所以這兩句話把所有的佛法講完了。
      《楞嚴經》說“生因識有,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頓除,因次第盡”,道理明白了,習慣還在,所以下一步要:“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這兩個偈子都對,看你怎麼用。 《圓覺經》裡面有句話叫做:“知幻即離,不作方便,離幻即覺,亦無漸次”。 “ 知幻即離,不作方便”是說起心動念,當我知道動念頭的時候,念頭已經跑掉了。不需要方法,妄念本身是空的,所以不需要一個方法去驅除妄念。妄念是虛幻的,留不住的,離幻即覺是說我不要受它的影響,這個時候不需要次第,當下就清淨了。
      《金剛經》說善護念菩薩,護的就是覺知的一念,一念萬年,萬年一念。空念、正念、覺性、清靜,其實是一個東西,只是名詞不同。善護念菩薩如何降伏其心?應如是降伏其心,就是這樣,不需要任何方法,簡簡單單,善護念沒有方法。什麼叫住持?就是住在這裡,住在清淨的覺性裡,時時刻刻清清楚楚,叫作善護念諸菩薩。不要把佛法搞得很難,越簡單越好。

頓悟和漸修

會員:我想請教的是您怎麼理解頓悟和漸修?

古老師
      悟一定是頓悟,不可能漸悟。修一定是漸修。為什麼悟不了?因為沒有漸修。那麼悟了以後要不要修呢?還是要修,所謂悟後起修。

會員:漸修是頓悟必須的一個過程嗎?

古老師
      所謂上根利器,從長遠來看,他不是這一期生命修的,可能是以前好多生修的,所以這一生他會特別聰明,頓悟就以此為基礎。一般來說,悟在禪宗裡面有理悟和大徹大悟。證得空性那只是初步,是理悟而已,知道如何修行,不會走岔路,並沒有究竟。所以在唯識里分為五個階段。首先是資糧位,學佛必須先儲備資糧,就如作生意要有本錢,行善累積福德資糧,多看佛經多聞法累積智慧資糧。下一步是加行位,有了資糧需要再用功。再下一步是見道位,“不識本心,修行無益”,必須先見道以後才好修行,沒有見道,這個修行都是無意義的,再下一步叫做修行位修定修慧,定慧等持,最後大徹大悟成佛是究竟位。成佛是一個因果的關係。要想做成一支筆,必須先把原材料準備好,所以,修行也必須先準備好原材料,學佛的因就是先找原材料,眾生都有佛性,先把這個佛性找到,再慢慢修行,最後證果。所以本心弄清楚,只是初入門,起步而已。



-刊於《佛教觀察》縂第五期 2009年7月


-1AA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南老師說:「證空修有」成就淨土佛國 下面就開始講淨土之行。大家看到淨土就很容易聯想到流行的淨土宗,念佛法門。道理是相同,可是原則不同。一切佛法都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