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南老師說:唯識與中觀研究(三)

唯識與中觀研究(三).jpg
2015-7-1 11:54


南老師說:唯識與中觀研究(三)|南師懷瑾先生 講授

南師懷瑾先生  講授

    南師講授的「唯識與中觀研究」全文連載於早年在臺灣發行的〈知見雜誌〉,2015年6月起十方禪林以照片截圖方式在新浪博客重新連載發佈,網友(红尘炼心)據連載圖片隨期轉錄成文字初稿。20150618

唯識中觀研究(三)
南師懷瑾先生  講授
朱文光博士    記輯


    我們這次講成唯識論的要點,是特別注重求證的證成道理。換言之:是注重唯識的教理來配合實地做修證功夫。習禪、修止觀,乃至修密法、修淨土,若不配合唯識的教理來修持求證,很容易落入見地的偏差,差之毫厘,便失之千里。佛說:「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這八萬四千煩惱是什麼?如何生起?如何體會?如何消除這些煩惱,若不仔細檢點,馬虎過去,連自己的心念都搞不清楚,如何談到「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呢?

    有許多打坐做工夫的,以為坐在那裡,坐到沒有念頭就對了。他們斷章取義的截取六祖的一句話:「無念為宗。」做為極則。如果無念就是道,那些石頭瓦塊,棺內眠屍,不都是徹底的無念嗎?難道可說他們都已明心見性而成佛了嗎?因此永嘉大師在證道歌中也特別強調:「喚取機關木人問,求佛施功早晚成?」無念與無想、無心的境界,表面上看起來好像是一樣的,其實大有差別,不可妄自迷頭認影。

    也有的人以為無念就是此心寂靜,對境無心,這樣就是道了。例如一般人,喜歡引用呂巖(呂洞賓,道號純陽子,民間稱:孚佑帝君、呂祖、呂純陽…)真人的名句:「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其實,都是似是而非的話。試參此話,心仍自心,境仍是他境。那麼,他的人我執、法我執都歷歷分明俱在,怎麼可以說是得道呢?從唯識的教理來看,無念與無想,只是第六意識暫時不起作用的現象,如石頭壓草,根株仍在。是誰使之無念或無想?那個無念、無想的又是什麼?念,包括意根的所依。後面還有第七末那識和第八阿賴耶識的力量,隨時會再生起第六意識的活動。所謂無心、無念、不起分別,都是一般儱侗不切實的表面口頭禪,並非徹底的。六祖自己也解釋說:「無者,無妄想;念者,念真如。」六祖說是無念為宗沒有錯,錯在後世的自誤。

    我們從成唯識論卷七的中間開始講,因為前面的觀待道理和證成道理,較為艱澀。一般初學的人,不容易了解。因此從卷七的中間開始,可以和實習禪修者配合。首先採用說明什麼是無想定?無想定的境界是到什麼程度,還墮輪廻嗎?如何還墮輪廻,必須有透闢的認知。那麼,對於以無想為道的人們,可以有進一步的啟示。

    無想定,乃至無想天。因由厭離欲界世間種種煩惱,厭患有身為患的厭離粗想,強自斷除粗執妄想而修禪定。在禪定境中,以厭棄欲界的色身而住在色界光明境中,隨時以不動心為無上道法,修到粗想不起,自己以為已達究竟。其實,這個無想定境,正是意識堅固在一種強制妄想不生的心態中,仍屬意識的執著功能所生起的定境。不但未了此心,而且亦不自見意識的轉相作用。心外求法,所以仍屬外道,落于邊見、禁戒取見、見取見而不可拔。至於四惑中的我見、我慢、我貪、我疑,更所未淨。換言之:都因見地不明而自受心欺。

    那何以在此定中,能引生色界光明呢?這是因強制意識的厭患色身,但色身四大種性與心意識的轉變流行交盪(同「蕩」)的行陰作用,依然如故。心身磨蕩發光,着相為色。但色塵尚未純淨,所以還不及色究竟天的大自在。

    無記定與無記果是大昏沉。把一切頑強空了,認為便是無念。就是所謂的頑空,是真無記。修行習禪者,誤認無記以為道果,不但盲修無益,所得受果,反而入於極大愚癡的畜類,撞入豬胎驢腹而不自知。縱使別有善報而得人身,也是大白癡一個。因此再說:應老老實實的修行,執意專一,念念向阿彌陀佛極樂淨土,必定穩當。

成唯識論卷七(中)

六識現起作用的分位差別


    次出六識現起作用的分位頌。

    「已說六識心所相應。云何應知現起分位。」

講譯:已經說了六識與心所相應部分,應該如何了知六識現起作用的分位差別。

    「頌曰:依止根本識。」

講譯:前六識都依止第八阿賴耶識。

    「五識隨緣現。」

講譯:前五識也是依止根本識,才得隨緣現起作用。

    「或俱或不俱。」

講譯:前五識有時共同現起作用,有時不共同現起作用。

    「如濤波依水。」

講譯:前五識如水上的波濤,根本上是依止第八識,如水上引起波濤生滅的作用。

    「意識常現起。除生無想天。及無心二定。睡眠與悶絕。」

講譯:意識經常會現起作用,除了住無想定或上生在無想天與滅盡定等兩種無心境界,以及睡眠與悶絕等五位,意識才暫時不現起作用。

    「論曰:根本識者。阿陀那識。染淨諸識。生根本故。」

講譯:所謂根本識者,又名阿陀那識,它是染污、清淨等識的根本。

    「依止者。謂前六轉識。以根本識為共親依。」

講譯:所謂依止者,是說前六位自轉識,都以根本識為共通的親因依止。

    「五識者。謂前五轉識。種類相似。故總說之。」

講譯:五識者,就是指前行的眼耳鼻舌身等五位自轉識。它的種類相似,所以總說之。

    「隨緣現言,顯非常起。」

講譯:頌文中五識隨緣現的第三句,是說明五識的顯現,並非常時起用,須待衆緣和合,才能現起。

    「緣謂作意。根境等緣。」

講譯:所謂緣,是說作意與五色根、五塵境等都是五識的助緣。

    「謂五識身。內依本識。外隨作意五根境等衆緣和合。方得現前。」

講譯:這是說五自轉識的本身,內依根本第八阿賴耶識,外隨心所作意,及所依的內五根以及緣外界塵境等,衆緣和合,方得現前起用。

    「由此或俱或不俱起。外緣合者。有頓漸故。如水濤波。隨緣多少。此等法喻。廣說如經。」

講譯:這是解釋頌文的第三句與第四句。須知雖有衆緣和合,或同時一齊起用,或不同時與外緣和合起用,其間是有差別的。有時是頓時俱起,有時或次第漸起,猶如水上的波濤,隨境風外緣的多少而現行。這些法則的譬喻,已有許多經典上作廣義的說明了。再次解釋頌文的第五句。

    「由五轉識行相麤(cu,同〈粗〉)動。所藉衆緣時多不具。故起時少。不起時多。」

講譯:由於五自轉識的動作現象比較粗,有時它所依賴的衆緣又多數不完全具備,所以五自轉識的現行起用時較少,不起運用時較多。

    「第六意識。雖亦麤(cu,同〈粗〉)動。而所藉緣。無時不具。由違緣故。有時不起。」

講譯:第六意識的動相,雖然也很粗,但它所依賴的衆緣,隨時都是具備的。除了故意違背衆緣,有時才不現行起用。

    「第七八識。行相微細。所藉衆緣一切時有。故無緣礙。令總不行。」

講譯:第七末那識、第八阿賴耶識的行相很微細,所憑藉起用的六根與外境等,隨時都有機會,所以不會有因緣缺乏而障礙它不起現行。

    「又五識身。不能思慮。唯外門轉。起藉多緣。故斷時多。現行時少。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內外門轉。不藉多緣。唯除五位。常能現起。故斷時少。現起時多。由斯不說此隨緣現。」

講譯:又:五識自身,不能思慮,必須依賴多種因緣於外門起用。所以它停斷時多,現行時少。第六意識自能思慮,它於內外門頭,可以同時俱轉,不必如前五識的必須憑藉多緣才能起用。除了住在睡眠、悶絕、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等五位,及無餘依涅槃,其餘任何時地,常能現起作用。所以它停斷時少,現起時多。因此不說第六意識須要隨緣方得現行。

什麼是無想天

    再解釋頌文之第六句。

    「五位者何。生無想等。」

講譯:所謂五位,是說上生無想天等。

    「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麤(cu,同〈粗〉)想力。生彼天中。違不恒行。心及心所。想滅為首。名無想天。故六轉識。於彼皆斷。」

講譯:所謂無想天,是說修禪定者,因厭離粗想,而得修行加持的功力,便得上生到無想天中。他已轉化平常及不常用等心行,以及種種心所等作用,把想念的作用一時寂滅,所以叫做無想天。因在此中,前行六位轉識——前五識及意識,統統都停斷了。

    「有義彼天常無六識。聖教說彼無轉識故。說彼唯有有色支故。又說彼為無心地故。」

講譯:有一說:在無想天中,經常已無六識現行了。認為佛所說的聖教經典中,都說無想天已無轉識了。因此說在無想天中,唯有三生十二因緣中的有支和色支存在而已。又一說:認為無想天已到達無心地了。

    「有義彼天將命終位。要起轉識。然後命終。彼必起下潤生愛故。瑜伽論說。後想生已。是諸有情從彼沒故。然說彼無轉識等者。依長時說。非謂全無。」

講譯:又有一說:生在無想天中,臨命終時,要起轉識的作用,然後才得命終。因為他們必然會生起對下地——三禪天以下的意境,發生愛欲心識,因愛而生潤澤,所以又要沉沉而墮下界了。瑜伽論說:無想天中的天人,因後來又現生想念,所以又從無想天中沒落。如果說無想天中,並無轉識等觀念,那是依據他們長時都在無想境中而言,並非絕對全無轉識之時。

    「有義生時亦有轉識。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如餘本有初。必有轉識故。」

講譯:又有一說:無想天轉生時,也有起轉識的現行。因為在無想天中,必然會生起潤澤的煩惱。也如其他禪天中,在初生之時,必有轉識的現行相同。

    (南師懷瑾云:奘師用「潤生愛」之字句,實為絕代手筆 ,誠應香花膜拜。因此潤字,就是因色而生滋潤的作用。色潤溢滿,愛念滋生。人間天上,多少習定行人,未免此厄。除自證法爾涅槃者,誰又能免。絕想自雄者,當此應自痛下辣棒,或可證自無生。)

    「瑜伽論說。若生於彼。唯入不起。其想若生。從彼沒故。彼本有初。若無轉識。如何名入。先有後無。乃名入故。」

講譯:瑜伽論說:生在無想天中,唯入無想定而不敢起心動念,倘使又生想念,就會從無想天而沒落了,如果說,他們在初生無想天時,本來就無現行轉識功力,怎樣可以說是入無想定境呢?因為其先已有,而後來沒有,因此才名之謂入此定中。

    「決擇分言。所以生得心心所滅。名無想故。此言意顯。彼本有初。有異熟生。轉識暫起。宿因緣力,後不復生。」

講譯:初生無想天中,所有心及心所的作用都寂滅了,這樣叫做無想。這所說的很明顯。他們在初生無想天中,本來在種性異熟識中,早已養成無想的業習,縱使偶有新生轉識,也只是暫時顯現而已。因為宿習無想因緣的功力,初生即止,後不再生。

    「由斯引起。異熟無記分位差別。說名無想。」

講譯:因此而引起生無想天的異熟種性與無記之間,有了極大的差別分位,不可以把無記當作無想。所以說無想天是由無想定的因緣所得之果。

    「如善引生。二定名善。不而。轉識一切不行。如何可言唯生得滅。」

講譯:例如一切有情衆生,因加行至善也可引生無心定及滅盡定。所以這二定,也可名為至善。這等於說:由一切有情衆生,力行修習無想定,斷念而入無想。所以熏修久久,業識異熟,就可上生無想天中,其例相同。如果認為生無想天者,一切轉識都不現行,怎樣可以說他因為上生無想天,所以心,心所等現行作用,都得一時寂滅。

    「故彼初位。轉識暫起。」

講譯:所以說:當初生無想天中的果位時,轉識的作用,也必暫時現起而後長斷而已。

    「彼天唯在第四靜慮。下想麤(cu,同〈粗〉)動。難可斷故。上無無想異熟處故。即能引發無想定思。能惑彼天異熟果故。」

講譯:無想天在色界四禪天中,心外求法等外道所處。等而較之,下界三禪天中的意想粗重而動亂不少,難得斷除,所以不得上生此天。至於四禪天以上無色界四空天中,並無三生十二因緣中的色支可依,所以並無得無想定果者的異熟報身的住處。唯有第四禪天中,既非粗動,所以才能因緣吸引,得無想定的思業,能感上生無想天異熟的果位。

    因為色界無想天中,滅心存色;無色界四空天中,滅色存心,所以果報各有不同。

    因心思得無想定的熏習業力,形成無想天的業果種性。思所斷得粗動妄想為因,上生無想天中為果。

    再解釋頌文之第七句。

    「及無心二定者。謂無想滅盡定。俱無六識。故名無心。」

講譯:這是說當在無想定及滅盡定中,前六識都不起用,所以叫做無心。

(麼)是無想定

    「無想定者。謂有異生。伏徧淨貪。未伏上染。由出離想。作意為先。令不恒行心心所滅。想滅為首。立無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

講譯:所謂無想定,是說有一些善根異熟的衆生,自己降伏了色界三禪「徧淨天」的俱生貪念。但並未伏斷更求向上界昇華的上染心思。

    因此,由於有出離徧淨境中而更求上進想念的作意為導,使不平常習見的心行與經常動用等心所一齊俱滅。總之,以滅盡粗想的作用為其首務。因此而建立了無想的名目。因為修到無想境界,也可以使此身安祥和暢,心一境性,所以又叫作無想定。

    「修習此定。品別有三。」

講譯:但修習無想定的,也有三種品類的差別。

    「下品修者。現法必退。不能速疾還引現前。後生彼天。不甚光淨。形色廣大。定當中夭。」

講譯:修得下品成就者,在現世法中,必然還會退失,而且不能很快的恢復此定境現前。因此身後受報,雖上生在無想天中,身色並不太光明清淨。形體色相也不太廣大,並且一定會中途夭折,不得終享無想天中的壽量。

    「中品修者。現不必退。設退速疾還引現前。後生彼天。雖甚光淨。形色廣大。而不最極。雖有中夭。而不決定。」

講譯:中品成就者,在現世法中,不一定會立即退失。假如退失了這種定境,很快就會恢復。因此身後上生無想天中,身色縱然光明清淨,形體色相也比較廣大,但並不是最光淨,最大身。雖然也有中途夭折的可能,但也不一定。

    (南師懷瑾云:如生此天中,加行修善,仍可終此一期的天身壽量。)

    「上品修者。現必不退。後生彼天。最極光淨。形色廣大。必無中夭。窮滿壽量。後方殞沒。」

講譯:上品成就者,在現世法中,必不退失此一定境。身後上生無想天中,身色光明清淨到極點,形體色相也是最廣大。而且必然不會中途夭折,可以享盡無想天中五百劫的壽量。然後才報盡福沒,還生人間。

    (南師懷瑾云:雖生人間,由宿世業力余習仍然厭喧喜靜,厭煩喜簡,懶得思惟。如不再進修,依然沉沉下墮。再受三世業果輪廻去了。)

    「此定唯屬第四靜慮。又唯是善。彼所引故。下上地無。由前說故。」

講譯:又無想定屬於第四禪天的邊緣境界,而且也屬於善業所生。他們都由於加行善業而引生上果。但四禪以上的四空天及三禪以下等地,並無無想定的存在,前面已說過了。

    「四業通三,除順現受。」

講譯:依無想定而言其業果區別。他在過去、未來、現在、不定的四種業報中,除了現世順受無想天的果報外,仍然還通過去、未來,不定三業的迴旋之中。

    (雜心論云:順現世之業招報,名順現受業。順來生招報,名順生受業。順後生多生方招報,名順受後業。或來生或多生後招報,名不定受業。)

    「有義此定。唯欲界起。由諸外道說力起故。人中慧解。極猛利故。」

講譯:有一說認為因為在欲界衆生之中,由於學者受心外求法的外道們理論的影響,執着無心便是道,或無念便為道等觀念的教導。加以自身慧力見解都極勇猛鋒利,說即斷絕一切妄想,就能如意斷絕,因此而引生此定之果。

    「有義欲界。先修習已。後生色界。能引現前。除無想天。至究竟故。此由厭想。欣彼果入。故唯有漏。非聖所起。」

講譯:有一說,認為欲界中的衆生,先已修得無想定力,身後上生色界時,由於生前宿習無想定的業力,所以能引生無想天的果報現前。但他除了止求在無想定中藏身,其他如上界的五不還果中以及色究竟天,都不更生欣羡,更不願再起此定。因為厭患粗想,認為在此無想定中,就是涅槃自性,而且已經出離世間。所以只欣羡無想天的果報而長入此定。因此仍在凡夫有漏之因中迴旋,並非屬於三果或四果羅漢等無漏果中的聖位。學者到此,必須了知。

南師於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星期日開講,唯識中觀研究(三)刊載於<知見雜志>     年  期P4-12

【 】内缺失部分空格待補充,期望網友們提供相關信息,予以完善爲盼。或給我們郵件 1003160158@qq.com

歡迎大家撿漏、撿錯,請多多幫忙哦。


十方禪林博客原圖片連載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480184277_11_1.html




唯識中觀研究(三)校對痕跡記錄(相對於網路最初流傳的圖片轉文字)

    ——帶括號的(紅色字體)爲與圖片原文有改動——


朱文光博士  

若不配合唯識的教理來修持求證,很容易落入見地的偏差,差之毫,便失之千里。

也有人以為無念就是此心寂靜,對境無心,這樣就是道了。

喜歡引用呂巖(呂洞賓,道號純陽子,民間稱:孚佑帝君、呂祖、呂純陽真人的名句:「丹田有寶休尋道,對境無心莫問禪。」

因為前面的觀待道理和證成道理,較為艱澀。一般初學的人,不容易解。

但色身四大種性與心意識的轉變流行交盪(同「蕩」)的行陰作用,依然如故。

由五轉識行相cu,同〈粗〉)動。

第六意識。雖亦cu,同〈粗〉)動。

所藉衆緣一切時有。故緣礙。令總不行。

除了住在睡眠、悶絕、滅盡定、無想定、(無想)天等五位,

無想天者。謂修彼定。厭cu,同〈粗〉)想力。

因厭離粗想,而得修行加持的功力,便得上生到無想天中。

因在此中,前行六位轉識——前五識及意識,統統都停斷了。

有義彼天常無六識。聖教說彼無轉識故。說彼有有色支故。

在無想天中,經常已六識現行了。認為佛所說的聖教經典中,都說無想天已無轉識了。

又一說:認為無想天已到達無心地了。

因為他們必然會生起對下地——三禪天以下的意境,發生愛欲心識,因愛而生潤澤,所以又要沉沉而墮下界了。

彼中有必起潤生煩惱故。如本有初。必有轉識故。

彼天唯在第四靜慮。下想cu,同〈粗〉)動。

這是說當在無想定及滅盡定中,前六識都不起用,所以叫無心。

(麼)是無想定

想滅為首。立無想名。令身安(和)。故亦名定。

因為修到無想境界,也可以使此身安和暢,心一境性,所以又叫作無想定。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感谢师兄辛苦校对,错字、少字、错标点等已更正。

TOP

回復 2# 红尘炼心


    師兄客氣了。
    還有一張截圖的文字原爲知見雜志第四期連載的部分,雖然禪林博客將其放在(三)一起,但因排版編輯的統一考量,所以暫時擱起,等禪林後期連載情況再定吧,可好呀?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南老師說: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南老師說:萬法既不從緣生,亦不非緣生 南公懷瑾上師 講述 第四十二章 龜跡能卜空有迷 《宗鏡錄》第四十四卷,從這裡開始,講到生滅與不生滅的道理。 . ...


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