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論壇 繁體 | 簡體
Sclub交友聊天~加入聊天室當版主
分享
返回列表 發帖

南老師說:唯識與中觀研究(二)

唯識與中觀研究(二).jpg
2015-6-29 07:40


南老師說:唯識與中觀研究(二)|南師懷瑾先生 講授

唯識中觀研究

南師懷瑾先生  講授

    南師講授的「唯識與中觀研究」全文連載於早年在臺灣發行的〈知見雜誌〉,2015年6月由十方禪林以照片截圖方式在新浪博客重新連載發佈,網友(红尘炼心)據連載圖片隨期轉錄成文字初稿。20150618

唯識中觀研究(二)
南師懷瑾先生  講授
釋明光  記輯


第一章  唯識學基本論典與名相之認識

一、唯識學主要論典

    我們這次講唯識學的主要論典,為二論一頌,即《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與《八識規矩頌》,茲分別敘述其內容於下:

  1,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為中國唐初高僧玄奘法師所著,根據彌勒菩薩與無著菩薩學系的《瑜伽師地論》,而融會了印度歷代唯識大師的思想論辯,及當時印度對於佛法研究的異說,集其大成,而完成了《成唯識論》。

    《成唯識論》主要的內容,說明了「萬法唯識」及如何轉識成智、超凡入聖,而證成果位的道理。

  2,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為無著菩薩聆聽彌勒菩薩之教化,所記錄而成,其內容為說明修道證果的層次,由人乘的修持到最後證成佛果,分為十七個等第。

     成唯識論所講的,比較偏向觀待道理,即思辨理性的觀念問題。《瑜伽師地論》所說的則着重于證成道理,極力說明轉凡成聖全程修持的功夫與見地等問題。論修證,必須融通觀待與證成道理,才能具足正知正見。

  3,八識規矩頌

    《八識規矩頌》為玄奘法師所著,是學習唯識的入門,內容以偈頌方式,將心王八識,類分為四,各作三頌,前二頌論凡界,後一頌論聖界,即說明如何轉識成智,超凡入聖的過程與境界。

    所謂識。循傳統所說,即了別之義。心對於境而了別,名為識。其實,了別為識,說法不盡周延。了別與非了別,統屬識變。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識之深層,更有末那識、阿賴耶識。末那之義簡略認為即俱生我執,謂執持我的著相觀念。阿賴耶識,即前五識及第六意識、末那識能所的根元。其義為藏,謂能藏一切法的種性,起所有諸法的相及其作用。世俗所云的神識性靈,蓋皆指此能執,所執的法相。

    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賴耶共為八識,及心所緣的行相,性、量、億、界地等,諸法各有定義與內涵。偈或頌,為中國與印度兩詩詞學的綜合變體。

    三量,三境與三性,為《八識規矩頌》中最基本之三個名相,茲分別敘述其意義及與八識的關係於下。

二、三量的意義及與八識的關係

   所謂量,是佛學中因明學的表相名詞。亦即是邏輯的周延觀念。具有內涵、範圍之義。三量,即現量、比量與非量。

  1,現量

    所謂現量,乃能緣心所呈現之境,如眼初見色,耳初聞聲,並未加意識分別計度之境。在前五識境而言,即色、聲、(香、)味、觸與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率而相對初起刹那所呈現的境量。但如從心王起用而言,則七識及根塵,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所以又譯稱謂之現識。

    第六意識的現量,即第六意識作用所呈現之現觀境界。因此,可知在意識作用中,所有尋伺分別等,統是意識的現量。但如習靜開始的一刹那,不念佛、不念咒、不起任何分別計度時,或念佛到「念而不念,不念而念」時,甚之,如文人提筆作文特欲着急而還未下筆的那一刹那清明境界,皆為第六意識所呈現的清淨現量之一面。

    再說:阿賴耶識所呈現的作用,包括整個宇宙萬象,山河大地以及我們身心,都屬於第八阿賴耶識所呈現的現量。即如楞嚴經所說:「虛空生汝心中,如片雲點太清裡。」雖是說明心量如此之廣大。但仍屬於第八阿賴耶識性境無覆的現量。

  2,比量

    所謂比量,乃第六意識所呈顯之境,思慮計較分別所量度而知者,如見煙知有火,見角而知牛等。

    在生活中,思想某一件事而突然有所領悟,於是自語「哦!我知道了!」。「這就是道!就是本來面目!」。「這是對的,那是不對的」,如此等等,皆屬於第六意識的比量。五受,即苦、樂、憂、喜)、捨,也是屬於意識比量的範圍。

    哲學家的判斷、思考,都是屬於意識比量的範圍,笛卡爾說:「我思故我在」,所謂的我,乃經由思想分別而存在,仍然屬於比量的境界。進而以如來藏性境的現量而言,即如五法、三自性、八識等等言說理則,何嘗不是比量所起。

  3,非量

    所謂非量,即於現在之境與非現在之境,以逆亂心,錯分別取不實之事者。例如幻想,或欣喜若狂時,想喝盡大海之水,或悲哀至極時,欲自殺以求解脫等諸非常之境。

    非量乃第六意識作用的一部分,第七末那識所呈現的我見我執作用,都屬於非量的境界。但依如來藏性清淨真如來說,則由八識所變現之一切境,無一不是非量。因此,所謂境量,在某一層面為現量,但在根本層面上看,現量亦是非量。所以一般經論,統稱妄心。

  4,綜合討論

    從證成道理的觀點,第六意識的現量也是比量。即如一切觀待道理(即比量所知),都是屬於如來藏性的非量。進而可知,所謂前五識的現量,以及第六意識的現、比、非三量,及第七末那識的非量,並且包括整個宇宙與身心萬象(即所謂的根身器),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屬於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

    明白此道理,則當已具備大乘佛學的基礎觀念。一般小乘學說,將世界分別為精神世界與物質世界,一面厭惡現實世界,討厭物質,以為只要拋開了四大就是空。實際上,仍在玩弄意識,屬於外道,並非究竟涅槃。蓋皆不知心與物均為第八阿賴耶識變之道理。

    阿賴耶識所呈現變出幻有存在的刹那和無窮;當其現變之頃,這一刹那就是無量壽、無量光,如果能夠體悟證知這一刹那存在的幻有,即空即有,非有非空,則可了然轉識成智,超凡入聖的理證之基。

    一般修持法門,大都從心所緣的現量入手,例如密宗、瑜伽或道家,有利用光來起修,即藉著眼識的現觀來修持。又如密宗的結手印、觀想。禪宗的參話頭、跑香,淨土宗的念佛,無非是為通達第六意識現量之途徑。因為意識不起比、非與對待觀量,則身心自然變化。並且,進而打破此意識現觀之幻境,則空寂現前,是為破初關,乃一般後世禪門所標榜功夫的第一步。中國古代禪師的成就,大都屬於破初關的層次,苟如此,仍然未達真如妙境。

三、三境的意義及與八識的關係

    境者,八識所變之相分。所謂三境,即性境、獨影境與帶質境。

  1,性境

    性者,實際之義。所謂性境,乃種子現行所生,隨能緣之心與所緣境之實際。能緣心為彼自性,以現量而量知者。第八阿賴耶識、眼、耳、鼻、舌、身等五識,及第六意識一部分作用所呈現的情境,均屬於性境。

下面諸問題,可以引發我們對於性境與八識關係的認識。

  在雲南,有一種蛇,斷了身之後,頭部會爬動去找尋藥草,將身結合,完好如初。(古人發現了此奧秘,於是發明了雲南白藥)

②  在醫學上,有人於臨死前,捐獻眼睛、眼角膜或腎臟等,眼睛等物被取下之後,先冷凍起來,而後接合於好人身上,則同樣能發揮看等功能。

③  當一條蚯蚓被切成好幾段之後,每一段都會繼續活動,請問,意識在哪裡?本性何在?

④  有些密宗的行者,喝洗澡水,竟然安然無病,反而精神好。又有些以身上的垢穢,作為藥物以醫治病人,卻也能夠醫好病人。這些,到底是什麼原因?

    因為眼、耳、鼻、舌、身等五識,均為第八阿賴耶識所呈現的性境,皆具有自性之功能,因此當色根被切離於身之後,餘業未斷,其識體仍然未與阿賴耶識完全分開。所以一旦結合後,還是能夠發揮原有生命的功能。這就是所謂「餘命未斷」或說為「餘力未盡」的原理(又稱之為餘業未斷),正如同旋轉的電風扇,當電源停止之後,仍然繼續旋轉一段時間,才得完全靜止。

    至於「喝洗澡水」或「以身體垢物治病」,也不足為奇。因為色身也是性境,為阿賴耶識所變,本非淨垢。如不起分別計度,自然其所產生之物,也是不垢不淨。又知垢物之性,對症下藥,也可以治病。當然,這些非常人之所能為,必須是有道的修持者,才可偶弄遊戲。

    所以,認識了性境與八識的關係,自然會珍惜此色身,明白「六塵不惡,猶同本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之理。因此捨離小乘道「觀身不淨」之念,而力行大乘道真俗不二中觀之見。以化腐朽為神奇,成就報化身之聖果,才是學佛的根本目的。

  2,獨影境

    所謂獨影境,乃第六意識之妄想分別,所呈現出如空華、兔角、龜毛等之境相。其相非自實際。唯依能緣之見分,顛倒計度而發現。不依五根,單獨屬於第六意識的作用。譬如夢境,只有意識作用,雖然不依五色根,於夢中一樣能夠具有看、聽、聞味與覺受等行為。

    獨影境也可說是獨影意識(獨頭意識)所作用之境,現代心理學有關潛意識(下意識)的研究,即屬於此範圍之一部分。

    一般,獨影意識於下面三種情形時,容易產生作用:

①  夢境現前,多是獨影意識起作用。為什麼會做夢,自然有夢的邏輯,於此不作詳述。

②  明了意識受到損害以至患有精神病或心理病、神經病者,他們看與聽的功能,也自認為確是真實。其實,大多是獨影意識的作用,產生了異于常人所看或所聽的幻有之相。

③  靜坐時,獨影意識容易於定境中出現。一般修持者,在靜坐禪定中,常會看到許多彩色奇景或喜樂、恐怖等境界。這些也多是屬於獨影意識的作用。

    至於,獨影意識是否為即是一般所謂的靈感作用,這句話,可以說不對,也可以說非不對。容後再作詳述。因為獨影意識也具有過去、未來、現在流注生、住、滅的作用。

  3,帶質境

    所謂帶質境,乃阿賴耶種子所造的現行,由於衆生業力果報的不同,因此所帶來報應身的本質也不同。帶質境一方面依於種性之本質。一方面支配能緣之妄情,即所謂「帶質通情本」是也。

    帶質境又分為真帶質境與假帶質境。例如,阿彌陀佛淨土或藥師佛東方淨土,都是諸佛菩薩信、願、行等共業帶質之所成,如此情形則屬於真帶質境。假若,於走夜路時,看到樹影以為是鬼神之類,乃為意識的非量境。甚之,是獨影相關,屬於假帶質境。

    第七末那識作用所呈現之境,都是真帶質境。但第六意識作用的一部分也屬於帶質境。如奘師意識頌中所說:「三界輪時易可知」。

  4,綜合討論

    三境與八識的關係,前五識的作用屬於性境,第六意識的作用包括性境、獨影境與帶質境,第七末那識的作用屬於真帶質境,第八阿賴耶識的作用屬於普遍而無蓋覆的無本質自性。

    三境的性質,簡言之,「性境不隨心,獨影咱隨現,帶質通情本。」

    人人皆會做夢,關於夢境,大部分是屬於獨影意識的作用所呈現的,但有些是眼識與獨影意識配合作用所產生。有些則屬於帶質境,譬如夢遊症,半夜起來開車出去兜風,回來仍將車子放置原位,第二天醒來,卻不知道昨晚開車的事情,如是情形屬於帶質境的非量境界。

    至於,修行的功夫到達某種地步,則會有醒夢如一的境界,即使是在夢中,自己也能夠做主,關於做主的成分有多少,這就與修行功夫的程度有關。

    由於一念之妄,於是產生山河大地與諸衆生相,阿賴耶識所藏有的業種不同,而形成世界衆生的差異相。即所謂有業識的帶質同異差別。

    前五識的作用,屬於性境,本於阿賴耶識,因此以觀待道理的差別比量來說,前五識也可以說明阿賴耶識共業所成的獨影境,並無不妥之處。

    所以,性境的呈現與把握,乃為修持入道之要徑。而眼、耳、鼻、舌、身等五識及由所緣之色、聲、香、觸等五性境,皆為通達第六意識清淨,不起分別,即性境現前之入門,並且,由此而轉識成智,證成聖果。

四、三性的意義及與八識的關係

    所謂三性、即指善、惡與無記三種。

  1,善性

    於過去、現在、未來世為自他為順益者。信等善心及善心所起一切善根都是善性。

  2,惡性

    于過去、現在及未來世,為自他為違損者。念等惡心及惡心所起一切之惡業是惡性。

  3,無記性

    非善非惡說為中庸之法,或為順益,或為違損,不可記別者。但無記性可分為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

    妄惑之勢用微弱,雖無違損自他之力,然其體為妄惑,故蔭覆聖道者,又與此惑障者,謂之有覆無記,末那識等屬此。

    其體非妄惑,又非與妄惑俱之法,其自性微弱,曾無損益自他者,謂之無覆無記阿賴耶識及內根外器等屬此。

  4,綜合討論

    三性與八識的關係,前五識與第六意識包含善、惡與無記三性,第七末那識為有覆無記,第八阿賴耶識為無覆無記。

    三性與修持的關係,佛教要義「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因此所謂轉識成智,超凡入聖,簡言之就是去惡為善。

    一般修持者,很多錯把修無記當作在修定,這不但是錯誤,而且是很危險。因為在很多情形下,譬如被驚嚇時,愣住了,或記憶力不好,失念,或頭腦昏沉等,均屬於無記。如果修無記,會很快變成白癡,或者來世成為愚蠢衆生,如豬等果報。修善而得惡果,非常可悲。此為修行者所當切忌。

五、三量、三境、三性與八識之關係總表

    茲綜合上面說述,將三量、三境、三性與八識的關係,以一總表,列示於下:

    三境、三量、三性與八識關係總表
三境、三量、三性與八識關係總表.JPG
2015-6-29 08:46


    在《八識規矩頌》中,論及八識與境、量、性等三規矩的關係之頌句,分別為:

    前五識——性境現量通三性
    第六意識——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七末那識——帶質有覆通情本
    第八阿賴耶識——性唯無覆五徧行


六、結語

    唯識學主要的論典,為二論一頌,即《成唯識論》《瑜伽師地論》與《八識規矩頌》。《成唯識論》所談的,關於「萬法唯識」「轉識成智」的道理。《瑜伽師地論》所談的,關於修持如何由人證到佛果的十七個等第之道理,前者屬於觀待道理,後者屬於證成道理,論修證,必須兩種道理都融會貫通,才能成就聖果。

    《八識規矩頌》為《成唯識論》的入門,其內容以頌偈方式,將心(王)八識分成四類,即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識,第六意識,第七末那識與第八阿賴耶識。每類各作三頌,前二頌論凡界,後一頌論聖界。所謂八識規矩,即說明八識與心所緣性、量、界、地等諸法的關係。

    三量、三境與三性為《八識規矩頌》中最基本的三個名相。所謂三量即現量、比量與非量。能緣心所呈現之境,稱之為現量,如色、聲對於眼、耳兩識,前五識及一部分第六意識作用屬於現量。第六意識分別心(思想)作用所呈現之境,稱為比量,如見煙知有火。所謂非量,即於現境或非現境,以逆亂之心,錯分別取不實之事者。如幻想之境。第七末那識及一部分第六意識的作用,屬於非量境。

    所謂三境,即性境、獨影境與帶質境。自性的種子所生,不隨能緣之心,具有實體意義者,稱為性境,如眼、耳……等前五識及第六意識一部分作用所呈現之境,皆屬於性境。所謂獨影境,乃第六意識之妄想分別,所呈現出如空華、兔角等相境。所謂帶質境,乃阿賴耶種識所造的現行,由於衆生業力果報不同,因此所帶來報身的質也不同,第七末那識及第六意識一部分作用,屬於帶質境。

     所謂三性,乃善、惡與無記三性。于現世來世為自他順益者,稱為善性。于現世來世為自他為違損者,稱為惡性。所謂無記,乃非善非惡之境。無記性可分為有覆無記與無覆無記。前五識及第六意識的作用,包含善、惡與無記三性,而第七末那識屬於有覆無記(妄惑體),第八阿賴耶屬於無覆無記(非妄惑體)。

    從上面所述及三量、三境、三性與八識的關係總表中,可以明白,前五識、第六意識及第七末那識所作用的一切情境,包括山河大地及我們身心的萬象,都是第八阿賴耶識的現量。即所謂「受熏持種根身器,去後來先作主公」。

    從表中,更可以看出,第六意識在八識中所扮演的角色,是何等的突出與複雜,而第六意識所呈現的作用,也與我們日常生活最為密切。

    因此,如何超凡入聖,同登三乘果位,或着落於六道輪回,三塗受苦,但看第六意識如何作為。簡言之,修持之法門,從第六意識起,由前五識及其所緣境,即眼、耳、鼻、舌、身與色、聲、香、味觸等入,先達成第六意識的清淨現量(或性境),再突破第七末那識的我執,而直透第八阿賴耶識的清淨業種,並進而轉識成智,即轉前五識為成所作智,轉第六意識為妙觀察智,轉第七末那識為平等性智,轉第八阿賴耶識為大圓鏡智,完成菩提道次第,成就大乘佛果。

【南師於一九八一年九月二十日星期日開講,唯識中觀研究(二)刊載於<知見雜志>     年  期P6-15】

【 】内缺失部分空格待補充,期望網友們提供相關信息,予以完善爲盼。或給我們郵件 1003160158@qq.com

歡迎大家撿漏、撿錯,請多多幫忙哦。


十方禪林博客原圖片連載地址: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3480184277_11_1.html




唯識中觀研究(二)校對痕跡記錄(相對於網路最初流傳的圖片轉文字)

——帶括號的(紅色字體)爲與圖片原文有改動——

所謂現量,乃緣心所呈現之境,如眼初見色,耳初聞聲,並未加意識分別計度之境。

即色、聲、(香、)味、觸與眼、耳、鼻、舌、身等五識率而相對初起刹那所呈現的境

五受,即苦、樂、憂、(喜)、捨,也是屬於意識比量的範圍。

為什麼會做夢,自然有夢的邏輯,於此不作詳述。

意識受到損害以至患有精神病或心理病、神經病者,他們看與聽的功能,也自認為確是真實。

這句話,可以說不對,也可以說非不對。容後再作詳述。

一般修持者,很多錯把修無記當作在修定,這不但是錯誤,而且很危險。

第六意識——三性三量通三(境)

第八阿賴耶識——性唯無覆五

《八識規矩頌》為《成唯識論》的入門,其內容以頌偈方式,將心(王)八識分成四類,

而第七末那識屬於有覆無記,第八阿賴耶屬於無覆無記(非妄惑體)。







分享到: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感谢师兄!
唯识中观研究(二)错字、多字等已更正。

TOP

回復 2# 红尘炼心


    其實俺得好好謝謝你啊。這不,你給我機會多讀幾遍了哦,嘻嘻。

TOP

回復 2# 红尘炼心


    哦,對了突然記起來一個校對漏了告訴你了,就是三次連載的標題處:

    释明光  记
    释明光  记
    朱文光博士

TOP

额~
感谢师兄~

TOP

回復 3# 性海身


   您谦虚了~

TOP

本帖最後由 红尘炼心 於 2015-6-30 09:51 編輯

下次再录,我先发给师兄校对好了,再传网了。免得误人。
十方禅林的张小健师兄给我讲让我细心,不要错字。
自己检查两遍,哎~有些地方还是错误。

TOP

回復 7# 红尘炼心


    很樂意多讀幾遍呢  

TOP

阿弥陀佛!

TOP

返回列表

站長推薦 關閉


懷師開示《淨念相繼與如何往生淨土》的重要性/古國治 先生

南懷瑾先生開示《淨念相繼與如何往生淨土》的重要性 古國治 先生 南懷瑾文教基金會最近發佈了懷師于2012年2月2日的開示,這段開示對學佛修行而言,非常重 ...


查看